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d@

2006-07-29 00:20:30

數天下之悠悠


在《東京物語》的最後一場,小兒子趕回家去奔喪,和家人坐在榻榻米邊上,突然發覺父親走開了,媳婦原節子連忙外出尋找,只見老頭子正在外邊山水傳情的欣賞日出,原節子告知小兒子來了,得到的回答竟是」日出真美啊!」。

這句話似乎是無關痛癢,但在老人的口說出可提示無盡的淒涼。妻子走了,兒子遲遲不來奔喪。沒有悲傷,沒有呵責,只一句平靜的話就把這些感情瓜葛展示出來,是怎麼寬恕的一種生活哲學!一句話,一個鏡頭就把小津(日本人/表面)的生命關懷概括,不能不佩服小津的高妙(技巧上)及偉大(精神/宗教上)。

小津作品的恆久主題都是圍繞人際間的瑣碎關係做文章。在他作品的主題里,所指涉的角色都是日常我們看到的人的狀況,有他們的七情六慾,有他們的悲欲離合,沒有誇張,沒有賣弄,只是用簡潔的鏡頭和直截了當的切換方式呈現出來;可是在觀眾的心目中卻感受其戲劇性,而深深地被打動。小津的美學,就是顯示人間的美學,就如詩經一般,如泣如訴,哀而不怨,樂而不淫……

類似的場面/鏡頭,在小津的電影裡屢見不鮮,而小津電影的偉大之處,就是能夠在鏡頭間感覺天下之悠悠,產生一種踏實,具有生命力的向前感覺。這一刻的頓悟,令觀眾產生一種釋然,豁然開朗的感情舒暢。藝術/宗教,人生/情感,頓時溶而為一,達至完融。

我們不能期望在好萊塢電影找到類似的美學境界,也找不到小津這種獨一無二能夠把藝術、宗教、哲學(真善美)的人類高度情操融為一體的藝術家。當我們看到太多的包括暴力、色情、恐怖——種種感官刺激的類型電影時,半個世紀前的小津作品,可以說是一個反諷,或者是一貼清涼劑,讓我們重新發現倫理關係,人生的本質,正視生活本身。

無可否認,佛家/儒家的精神充斥在小津的每一部作品裡,而小津本人也身體力行——事母至孝,終身不娶。在這個生產/消費主導侵蝕人性的年代裡小津的作品可說是空谷足音,起了一些清滌人心的作用。

日本文化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我們身為中國人看小津的時候,特別受他的美學思想/氛圍所感染。藝術無國界, 小津頓悟的人生寧靜致遠,樂而不淫,哀而不怨,中國幾千年來的古訓,在電影藝術上有國外印證。讓我們向這位跨越國界,文化的藝術大師致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