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

处女之死/折翼天使/锁不住的青春

7.2 / 169,423人    97分鐘 | Germany:90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蘇菲亞科波拉
編劇: Jeffrey Eugenides 蘇菲亞科波拉
演員: 詹姆斯伍德 凱瑟琳透娜 克絲汀鄧斯特 喬許哈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ivicat

2006-07-31 06:22:59

一場關於青春的記憶


把Virgin Suicides譯成「處女之死」是不準確的。
不僅僅是因為suicide不是單純的「死亡」,而是「自殺」。更是因為「virgin」在這裡並不是指生理意義上的「處女」,照我的理解,它應該是「處女作」意義上的那個「處女」,也就是「第一次」意思。而這恰恰就是其名字的玄機所在——自殺,如果不是未遂,那麼就只可能發生一次。第一次的自殺,也就等於是第二次、第三次……第最後一次。所以「處女自殺」這種說法在理論意義上是不成立的。但是這也正是作者聰明的地方。因為書中的女孩子們顯然已經在她們活著的時候死過了無數次——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在死亡與生存的幻覺中穿梭。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很聰明。當然,他的其他顯而易見的優點,比如文風,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漂亮自然的對文字的把握能力。再比如敘事的角度,非常的獨特,很能吸引人。但是「聰明」仍然是我感受最深的一點。一個「聰明」的作者的含義在於他們絕不會「自作聰明」。他們不會從書里跳出來給你講「我覺得……」;他們也不會扮演上帝,把每一個事件背後他們想要表達的含義一一羅列。他們做的,通常都是講述時間,讓讀者自己從字裡行間發現他們的意思。這才是閱讀的樂趣所在。至少我是不願意看大白話。
關於姑娘們自殺的原因,我贊同不要簡單的歸結為一個特定的原因,什麼天主教家庭、青春期萌動一類的。我甚至覺得去追述這樣一個問題是無謂的。我更願意像那群男孩子一般,只是站在她們的閨房對角,偷偷遙望她們的倩影。我更願意把整個的事件理解成男孩子對青春期的一場記憶。所有猜測、壓抑、渴望……混雜在一起的,一場記憶。
只是一場記憶而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