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飛渡先生

2006-08-03 20:14:56

「惡魔」的本來面目


    2004年德國電影工作者以他們一貫嚴謹的態度,為全世界觀眾奉獻了一部反映二戰題材的電影《帝國的毀滅》。這部電影以希特勒為主角,講述了在柏林被蘇軍攻陷前夕,希特勒和他的將領在柏林地堡下的最後日子。

背景

    1944年夏,整個二戰戰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西線,英、美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發動諾曼第登陸戰;而東線蘇聯軍隊也開始越過國境線,由被動防禦轉入主動進攻。西線的盟軍和東線的蘇軍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攻克柏林。而此時,由於西線的盟軍受到德軍的頑強抵擋,所以美、英軍隊進展極為緩慢。這給東線的蘇軍創造了攻克柏林的先決條件。蘇軍在東線首先發動了巴格拉季昂戰役,機械化坦克兵團從白俄羅斯迅速閃擊到維斯瓦河,兵臨華沙城下。然後,蘇軍又冒著德軍「虎王」式坦克的猛烈炮火,踏過了波德平原,抵達奧得河,距柏林只有60公里。
    在東線作戰的有兩支蘇聯軍隊,一支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由朱可夫元帥指揮;一支烏克蘭第1方面軍,由科涅夫元帥指揮。最高統帥部於1945年4月1日,從兩軍的駐地分界處划起,一直到柏林東南60公裡的呂本,誰率先打到這裡,誰的部隊就擔當攻克柏林的重任。開始,朱可夫的部隊被稱為「柏林之鎖」的塞洛高地所阻,而科涅夫的部隊已順利地渡過了尼斯河,搶佔了攻克柏林的先機。4月17日晚,史達林在電話中希望科涅夫能讓朱可夫的部隊通過其方面軍地段上的突破口攻入柏林,但被科涅夫以那樣將佔去許多時間並造成部隊的混亂為由婉拒,並最終使史達林同意讓他的兩個坦克集團軍轉向柏林協助攻擊。就在科涅夫以為勝券在握時,朱可夫的部隊攻下了塞洛高地,並搶佔了通往國會大廈的要衝安加爾特車站。
    最終,朱可夫的部隊笑到了最後。1945年4月30日21時50分,蘇軍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里亞下士在德國首都柏林國會大廈的圓形拱頂上升起了一面蘇聯國旗。這標誌著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首都被已被蘇軍徹底攻陷。

關於影片

    1945年4月15日凌晨5時,蘇軍打響了攻克柏林的戰役。4月20 日,在盟軍猛烈的炮火下,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下度過了他56歲的生日。4月29日,柏林城已成為一片火海,希特勒和他的情婦愛娃·布勞恩在他的地堡里完成了他們的婚禮。就在希特勒和愛娃正式結婚後的第二天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和愛娃服氰化鉀毒丸自殺。希特勒在吞入第二顆毒丸後,用手槍向自己的太陽穴開了一槍。10分鐘後,侍衛們將希特勒和愛娃的屍體拖出暗堡,放進總理府花園被炸開的一個彈坑中,倒上汽油焚燒。
    影片《帝國的毀滅》就是圍繞希特勒生命中最後的十二天展開的。其主要情節來自於希特勒的貼身秘書勞德·榮格,她從1942年開始直至離開地堡一直在希特勒的身邊工作,還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此外,另兩位仍然在世的地堡人員,希特勒的電話接線員和軍官弗萊達上校的日記和回憶也為影片提供了大量彌足珍貴的史料。這些都使《帝國的毀滅》成為一部忠實再現歷史場面的優秀電影。
    除了吸引眼球的題材,紮實的歷史素材,超強的製作班底和一流的演員也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影片的編劇伯恩·伊欽格本身是德國電影重量級的製片人,這一次他親自操刀撰寫了影片的劇本。而主演希特勒的演員布魯諾·岡茨是德國非常著名的演技派演員,相信很多人對他主演的《柏林蒼穹下》那個穿著呢子大衣的天使仍然記憶猶新。
    《帝國的毀滅》雖然在德國上映時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績,但媒體和評論界對影片褒貶不一。對於影片真實再現了某些歷史場景以及對希特勒的「人性」化刻畫都遭到了非議,認為這有可能意味著德國民族主義和新納粹勢力的抬頭。但我認為這恰恰是影片的珍貴之處。《帝國的毀滅》和好萊塢的戰爭片在處理手法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並沒有刻意營造戰爭的大場面,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人物的刻畫上。所以,透過影片我們看到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希特勒和戈陪爾。
 
希特勒

    自從二戰結束後,希特勒及其黨羽在大多數人們心中一直是以戰爭魔鬼的面目出現的,這其實從某種程度上扭曲了他們的形象。雖然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也絕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就忽視了他們身上「人」的概念。希特勒無論怎樣殘忍可怕,他首先還只是一個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人類的情感。而《帝國的毀滅》正是還原了希特勒的本來面目,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真實更鮮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面對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國就要滅亡的時候,希特勒作為一個國家的元首也同樣表現出了一般人的恐懼和絕望。當他聽說戈林和希姆萊背著他和盟軍媾和的時候,他的那種歇斯底裡的表現正反映了他內心的惶恐。而戈陪爾最為希特勒的支持者,在最後的關頭他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和夫人一起毒殺了自己的兒女後雙雙自殺,也用實際行動追隨了希特勒和他們的共同追求——國家社會主義。影片的最後,當活下來的將領和士兵中有人聽到希特勒自盡和德國投降的消息時,立即把手槍對準了自己。可能有人會說這樣的舉動正是狂熱的軍國主義的表現。但我認為,在戰爭中,任何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自殺和倭國軍人的剖腹,黃繼光堵槍眼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都是對一種信念的執著,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信念本身有好壞之分,但戰場上的軍人都勢必把自己一方的信念當作最正確的,最終結的,所以他們才能在戰爭不利己的情況下,把槍口和刀刃對向自己。
    60年後,再回頭看希特勒,是歷史選擇了他。而德國法西斯的產生也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20世紀30年代多種因素催生的產物。作為一戰後的戰敗國,德國人需要一個由強權領導人統治的國家。他們希望通過強有力的外交和軍事政策,恢復德國昔日的輝煌。因此,希特勒在還沒上台前的拉票運動中,就不斷向德國人民灌輸法西斯黨的助主張,希望國家統一,重視國家利益。這一切都讓德國人民覺得是那麼地有吸引力。後來,當希特勒大權在握,他就著手建立一個極權國家,他消滅了所有反對黨,建立了蓋世太保,逮捕了成千上萬的政治反對派並殘殺了大量的猶太人。在他看來,猶太人罪孽深重,德國近代史上的種種不幸,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猶太人造成的。正是希特勒激發了德國人的民族主義熱情,所以大戰一開始,就有大批的德國青年願意為祖國、為希特勒貢獻自己的生命。
    最終,希特勒作為失敗的一方永遠地告別了歷史的舞台,而書寫歷史的權利自然落到了勝利的者的一方。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但假如當年失敗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英、法他們的,歷史又將是怎樣一幅圖景,這誰也不敢想像。事實上,在戰爭的初期,英、法甚至包括蘇聯,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並不比希特勒的高尚多少。在某種意義上,他們也是當年的「侵略者」。
    通過電影,我們要做是以史為鑑,不讓悲劇重演,而不是關心布魯諾·岡茨是不是把希特勒演得太像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