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心歡

2006-10-05 11:05:43

宗教是食物,信仰為香料


很少看土耳其的電影,假日翻出來「香料共和國」,講的故事很簡單,住在土耳其的希臘人被驅逐回自己的城市雅典,卻怎麼也覺得不像自己的祖國。

也許很多ABC會有同感,回到國內被人叫海龜,香蕉,反正找不到家的感覺,在哪邊生活都要如同林黛玉般處處小心留意。

爺爺是開香料店的,常與小孫子交流各種香料的用途。有趣的是爺爺把香料與宇宙對應起來,啟發孫子「辣椒,熱的紅紅的,聯想到什麼?」孫子說「太陽」。爺爺讚許,太陽可以看到任何星球,有如辣椒能與任何食物搭配。肉桂是金星,如同女人一樣又甜又苦。就這樣,凡尼斯的天文課是從爺爺那裡得到啟蒙,所有的星球在他不僅僅是位置,還包括氣味和顏色。

這樣一群沒有祖國的希臘人,因為不肯放棄自己的宗教而被安拉的子民所仇恨並驅逐,而回到希臘又被自己的同胞所懷疑和排斥。他們強烈地期待一種歸屬,就像影片中叔叔說的,世界上有兩種旅人,一種是看地圖的,一種是看鏡子的,看地圖的人會離開,而看鏡子的人,最終會回到家裡來。

宗教和信仰於我是分開的,宗教像一種形式,是看得見吃的到的食物,而信仰是一種信念,是鹽是肉桂粉,雖然看不到它們,卻是它們來決定食物的味道。我並不同意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也許說我們沒有那麼重的宗教更合適些。信仰和家一樣,滲透在每個人的行為舉止語言中了,雖然不是每個中國人都在下午面向牆壁問候安拉,也不是每個週日去教堂拜訪上帝,然而我們知道如何對人如何對己,善有善報,敬尺還丈。

影片的攝影非常講究,其中的一個伊斯蘭教的僧侶在寺廟的塔樓上呼喊(感覺似乎是禮拜的時間到了,好像更夫一樣)鏡頭慢慢拉遠,由僧人的中景到遠景再到廣角,把伊斯坦堡的各種屋頂收了畫片,在夕陽中,一種宗教的神秘和籠罩。

食物與香料的關係在影片中也影射很多內容,也許是愛情與婚姻的關係,也許是良心和現實的距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