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男孩變成熊--The Boy Who Wanted to Be a Bear

想做熊的孩子/男孩变成熊/熊孩子

6.9 / 500人    75分鐘

導演: Jannik Hastrup
編劇: Bent Haller Michel Fessler
演員: Marlon Vilstrup Otto Brandenburg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花石上書生

2006-10-09 21:45:44

《想做熊的孩子》和《熊兄弟》


有兩部和熊有關的動畫電影,題材都來自愛斯基摩人的一個人變成熊的神話傳說,情節類似,都宣揚了環保和愛動物的主題,上演時間上一前一後,一部出自法國,一部出自美國迪斯尼。姑且認為它們可以彼此參照。

 

一,

《想做熊的孩子》L』ENFANT QUI VOULAIT ETRE UN OURS,2000年,法國。




 

劇情:一對北極熊失去了孩子,母熊傷心欲絕,公熊闖進愛斯基摩人家裡搶來人類的新生兒——一個叫小熊的孩子扶養。小熊漸漸長大,他說熊的語言,認為自己是熊,依戀著自己的熊媽媽。然而他的人類父母從未放棄尋找:生身父親殺死了母熊,把他帶回家。可是小熊無法融人人類社會,他悄悄離家,找到山神,請求神把他變成真的熊。山神給他三個考驗:要他像熊那樣游過海峽、與狂風搏鬥、爬上神山,他毫不猶豫地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了,終於變成了熊。他開心地跳啊,叫啊……然而這時他的父親誤傷了他,使他受傷又變回人形。這回,他父母把他鎖在家裡不讓他逃走,可他一天天地憔悴下去,眼看就會死去。他父母終於明白,這孩子確實不屬於人類了。已經兩鬢斑白的夫妻倆打開鎖鏈,目送兒子遠去,他走著,又變成了一頭北極熊……

 

一個週末下午,我蜷在沙發上看,居然淚流滿面。這個叫小熊的人類孩子義無反顧地要做一隻熊,他所經歷的一切都荒謬而孤獨。他的父母從熊叼走他那天開始就過著痛苦的生活,而他為失去熊媽媽和自己的熊的身份而痛苦:他們不能理解彼此的痛苦。在這裡,我的傳統觀念被顛覆了:身而為人就一定要做人嗎?人可以不愛自己的生身父母嗎?那個空曠寒冷的世界對他的吸引力可以比溫暖的爐火還大嗎?這個故事到底想說明什麼?

 

是,我不能理解想成為一隻熊的執著,這個離我的人生體驗甚遠。然而小熊還是感動到我,因為他執著地追求一個不可能的自我,並在童話故事裡實現了。

 

影片的水墨畫特點讓人過目不忘。疏疏幾筆,就像中國的寫意畫,勾勒出北極空曠又神秘的景色。人物的輪廓,都似粗毛筆勾勒而出,這種粗獷質感與主題很匹配。流暢的水墨筆觸和原始風格的音樂充滿「原動力」,配合極好。這是一部著名的唯美主義作品。

 

有影評指出:「本片不僅將音樂與藝術作了最純粹的結合,同時也衍生出對生命與環保的人文關懷,完美地將單純的卡通片變成了感人且充滿詩意的電影。」我也是這麼覺得,姑且抄來。

 

 

二,

另一部叫做《熊兄弟》(Brother Bear),2003年,迪斯尼,第7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



 

劇情:主人公肯耐原本是個年輕獵人,立志要殺掉所有的熊為獵熊時去世的哥哥報仇。就在肯耐殺掉了那隻奪走哥哥生命的熊時,大地精靈決定把他的靈魂和剛死去的熊來個對調,迫使他以熊的身份開始另一種生活。他的二哥以為變成熊的肯耐,正是殺死肯耐的那隻熊,苦苦追殺(這一家子都偏執得很)。在尋找解咒之光並被自己的二哥不斷追殺的旅途中,肯耐遇到了小熊寇達,這個孤苦伶仃的小東西並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肯耐所殺,一下就粘上了肯耐,在不斷磨合的過程中,肯耐與寇達之間產生了一種超越親兄弟的感情,而肯耐終於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最後,當大地之神準備給他換回人類的身體時,他望著需要自己照顧的小「兄弟」寇達,決定了繼續當熊。他二哥在一邊笑盈盈地看著。故事在美好的氣氛中結束。

 

首先可以肯定,兩部都是好的作品,但前者獨一無二,後者友朋眾多。迪斯尼多年賣座經驗,至此已經形成模式:相對固定的畫風,可愛型的動漫音樂,一定在場的搞笑人物(本片中是一對很笨拙的馴鹿兄弟,大角老是掛在一起,永遠在爭吵但彼此相愛),還有典型的美式溫馨大團圓結局。它實在太「典型」了,所以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片,頒給了奇特的《美麗城三姊妹》。

 

三,

 

雖然兩部動畫都有人變熊的匪夷所思的結局,但給我帶來的感受卻大大不一樣。前一部令我傻乎乎一個人哭,後一部呢,電影當然想感動到我,但感動是在「那一邊」的——觀眾難道真的能為主人公願意做熊而感動嗎?

 

——為什麼肯耐也要做熊?他就像扔掉一件舊棉襖一樣扔掉自己的人類身份,就因為他對小寇達有了兄弟之情?可是他有被熊殺死的哥哥,還有一個仍然活著、繼續獵熊的二哥,人類的兄弟就不是兄弟?養著小寇達當寵物也可以的嘛……當然,本片假設,觀眾並不懷疑,看到肯耐和寇達相擁,成就了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動人景像,觀眾一感動,思考就到此為止羅。

 

大團圓的結局確實討人喜歡,「從此肯耐成了一隻自由自在的熊,和他的小熊弟弟寇達過著幸福的生活」,但觀眾更喜歡的是合理的大團圓。

 

《想做熊的孩子》不是悲劇結局,不過目送小熊遠去時,他父母悲傷的目光,在北風中飄揚的斑白頭髮,卻是讓人感傷的。《熊兄弟》裡面肯耐的二哥,看到自己的兄弟要變熊,那麼開心、那麼理解,明顯不夠符合人類心理。

 

我並不認為,「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就一定比大團圓結局來得高明,然而,在有價值的東西就要被撕毀的時候,忽然考慮到不能打擊我們脆弱的神經了,生硬地轉身,向大團圓結局進發,爬也要爬過去,這可就……生硬的大團圓結局,好似我減肥時候硬塞給我的一大碗白飯。

 

迪斯尼常常硬塞給觀眾「大白飯」,大概覺得動畫片一定要歡天喜地的,小朋友要開開心心走進電影院,吃著爆米花開開心心地看,然後開開心心出門去。如果童話向悲劇走得近了,一定要拉回來。

到了迪斯尼的動畫片裡,小人魚成了王子的摯愛,兩人一起戰勝了邪惡的海巫婆, 「從此過著快樂的生活」;人猿泰山和現代社會有衝突?不要緊,泰山帶著他的新娘和新娘的博物學家爸爸,三個人回到叢林去做快樂原始人,一邊盪著藤子一邊尖叫;花木蘭是個美女,怎麼可以沒有男朋友呢?所以她不但有了皇帝的擁抱,還有帥帥的男朋友(事業愛情雙豐收)!人想變成熊,本來需要重大的理由,可是因為「小熊弟弟需要照顧」,就還是做熊吧。小熊寇達面對現在的熊哥哥、以前的殺母仇人,心裡有沒有陰影呢?——當然沒有,這還用說嗎?!

 

美國人總認為小孩子和我們其他人類不一樣:小孩子要「開開心心」地長大,全然不需要學習世界的真相,活在烏托邦里就可以了。在施瓦辛格的《第六日》中,家裡小狗死了,施就要求某機構給他複製一隻狗,他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孩不該面對生死,太殘酷了。

 

——為了孩子不哭,不妨給她複製一個生命。美國佬的邏輯就是這麼簡單!!

 

要把現實降低到所謂「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對我們這些大人來說就乏味了,更何況這個程度的東西往往是超現實、非人類的——換句話說,為了迎合美好的結局而扭曲人性。

 

這就像為了不餓死而把肚子吃爆掉。

 

不要太輕視孩子,以為他們不能理解。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面從單細胞到哺乳動物,已經走過了地球進化史的大部份時光,承載了無數的生命記憶。出生以後,卻不過短短數百年。我們真的可以輕視孩子的理解力嗎?

 

我們再來談談童話。童話不是假定拿來哄小孩子的。童話和神話很難分解,比史詩還要源遠流長。它是生活的提煉,也許是最好的那一部份。「最好的」,不意味著沒有感傷,沒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的真相。

 

孩子對世界之殘酷的容忍度其實很高。好的童話其實很殘忍。所以4歲的景昭聽完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後,問家裡打掃的阿姨:「你媽媽死了沒有?」

 

——聽著這樣的童話而長大,她一定會有健全的心面對世界。

 

在《獅子王》之後,迪斯尼不再有令人感動的動畫片,連高科技都挽救不了。

假如,迪斯尼動畫片變得越來越像複製小貓,連米老鼠都會因缺乏生命力而死去喔。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