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要成名--My Name Is Fame

我要成名/MyNameIsFame

7 / 393人    Hong Kong:94分鐘

導演: 劉國昌
編劇: 阮世生 方晴
演員: 劉青雲 霍思燕 余安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vkalu

2006-10-20 04:46:32

《我要成名》戲裡戲外:愛脫就脫,脫也白脫


題記:
現實主義的意義不是窺視而是介入,所有的個體精神價值觀的墮落都和時代息息相關。
――――卡夫卡·陸(KavkaLu)

http://image2.sina.com.cn/ent/x/2006-08-18/U1584P28T3D1206543F326DT20060818164303.jpg

現在的電影人心思都不在電影本身,上影某新片以「好男人」裸露為賣點,我倒以為直接送入鴨店更有意思。而先前上映的《我要成名》無論是宣傳海報的YY還是說電影影射某大牌都是極爛的宣傳手段,我真不知道除了這些我們的企劃是否除了性的意淫就沒有旁的。
同樣,看看愚記和傳媒對於近年來影片的炒作點就能明白我們的人文環境如何。一個低俗的年代是造就不出一流的受眾的。
如果娛樂圈是渾水,那何苦端著做君子,如果時代已經沒有端莊,那麼就大聲嚷嚷賣唄,這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許多人趕著賣呢!從韓國到香港、台灣直到內陸無不如此,這是行規,這是人類慾望真相的現實法則。
《我要成名》的套路實在太老,在爆內幕的電影裡,它還不如王胖子實在,而對於演藝圈那些默默無聞演員心跡的真實袒露日本影片《W的悲劇》的無疑是最有建設性的,可是,不知咋地,我覺得《我要成名》只是一味說教,從梁家輝到許鞍華演的角色都似乎在為這些小角色和半紅不白打氣,其實,用不得激勵。命而已。
吳曉菲和潘家輝最終都如願以償是不是有些樂觀過頭,對於演藝圈或許《色情男女》裡的徐錦江扮演的三級片演員這個角色耐人尋味,只是討生活,運氣而已。就像舒淇的轉型成功甚至比章妹妹更加不易,現實沒有神話,惺惺相惜是夢裡的場景,成名之道辛酸自知,面對往昔或許只能如《W的悲劇》回首那刻的淚光,成功的代價就是忘記往事。所以,《我要成名》所有的兩人的情感戲其實很弱,它甚至沒有周星馳的《喜劇之王》更有說服力,特別是安排劉青雲的幾場證明實力的戲都很糟糕,劉依舊是以憨憨的眼色一如往昔面對攝影機,重複自己多了沒有意義。
這部片裡有許多客串,香港導演的相互支持是可貴地,然而,任何爛片都要支持嗎?這部過多說教的電影卻沒有警世的意義,從那吳曉菲一脫平步青雲的幸運來看,多少嚮往明星光環的臨家女孩渴望同樣以身體創造奇蹟,而更為齷齪的是本片心態,針對中國市場企圖以一個裸背招攬觀眾,導演大概不知被色情文化餵大的大陸80白領一代,即便是打真軍也沒有多大興趣,這是一個陰柔的年代,屁眼吃香!
本片講述的是片廠童話,甘草變玫瑰的故事,它忽視了一個時代的本質特徵,這是一個沒有耐心的時代,揣摩的演員鳳毛麟角。
對於女演員而言,星光大道的燦爛和成為巨星首先要有「奉獻」精神,甭相信大眾喜歡藝術,對於大眾而言滿足他們的窺視和影像白日夢在當下的內陸才是實在,至於,賈樟柯一路的就像片中潘家輝那尊倒臥的最佳新人獎獎盃在簡單視覺的年代註定落寞,資本左右命運,我的擔心是在資本的漩渦里賈樟柯還能堅持平和心多久,成名之後的守恆才是個人修為的開始。
而我們更應該看見大量民間資本的湧入或許是成為中國電影投資的力量,然而,民間資本的兩面性又決定了它的功利性,所以,倘若國家不扶持良心電影和真正現實主義的電影,那麼,觀眾看見的永遠是削足適履的面目可疑的偽現實主義影片。

【附錄:影片資料】
《我要成名》2006中國香港
英文名:My Name Is Fame
編劇:阮世生 方晴 羅耀輝
監製:單東炳 方平
導演:劉國昌
主演:劉青雲、霍思燕、余安安
聯合出品: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BMA電影製作公司
片長:90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性1,欣賞性1(除非你對明星感興趣,不然就是垃圾電影)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下午19時42分 雲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