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臥虎--Wo Hu

卧虎/Ngorfu/WoHu

6 / 298人    Hong Kong:102分鐘 | Hong Kong:101分鐘

導演: 王光利 麥子善
編劇: 王晶
演員: 曾志偉 吳鎮宇 陳小春 張智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魏曉波

2006-10-22 00:23:58

《臥虎》:回憶香港黑幫片的前世今生




任何一個所謂的高雅藝術電影影評人,如果他說自己沒喜歡過香港電影,那他純粹是放屁。他在八九十年代也是看所謂的藝術電影?到哪看去?他爹要嘛是洋人,要嘛是電影學院的幹部。正如一個與我齡的所謂的高雅音樂人說自己沒喜歡過劉德華和張學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盜版和網際網路出現之前,香港文化很大程度上滋潤著內地青年飢渴的精神需求。那時候每個街邊的錄像廳都放著香港電影,2塊錢一張票。現在這樣的錄像廳在中小城市還有,不過價格變成了5塊錢一晚上,20塊錢一個包廂,它的消費群體主要變成了民工兄弟。

香港電影以其寬鬆的審查機制和數量在那片彈丸之地上奮勇前進。沒有哪個地區的電影比香港電影的剪輯更流暢,幾乎讓你覺察不到鏡頭經過了剪輯,也沒有哪個地區的電影比香港電影更貼近人們的生活,香港的每條街道幾乎都上過螢幕。還有就是港片中蘊涵著的人性和有地域特色的人際關係,還有豐富而優美的動作。香港的動作電影是當代世界動作電影的娘,這麼說應該不過份吧。看著洋人打中國拳確實有些彆扭,他們少了一種東方人動作的神韻。

黑幫電影作為香港電影的一種獨特的類型電影曾經感動過無數內地青少年。從早期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上海灘十三太保》,還有古惑仔系列,到近年的《無間道》,《江湖》,《黑社會》,《買兇拍人》,《阿嫂》等等,香港黑幫電影經歷了這樣大致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以代表人物有吳宇森,黃泰來,爾冬陞,張同祖,韋家輝等等。這個時期的黑幫電影有打劫,縱火,殺害更黑色元素,這些外在的黑幫元素使得那時候的演員霸氣十足,舉首之前都充滿了老大的神韻。在外在黑幫元素外,人物在幫派內部和幫派之間的爭鬥是主要的矛盾根源。在矛盾的產生和調解(或者終結)的過程中,人物之間所產生的誤會和俠義在這個階段的黑幫電影的主要內在精神。第二個階段導演的代表人物大體有劉偉強,杜琪峯等,演員的選擇也向著前衛時尚的方向發展。青春帥氣的鄭伊健,陳小春取代了眉宇間流露著憂鬱的周潤發,劉德華。這個時期的黑幫電影人物有著漫畫般的外表和言行,雖然保持了前輩老大的俠義,但顯然這已經不再是電影要表達的重點。影片緊張的節奏和懸念,更加真實血腥的場面(武器由槍變成了刀)極大了滿足了新生代影迷的胃口。第三個階段是由《無間道》系列電影的出現為標誌。此時的香港電影根本沒力量和國際電影相抗衡,歐洲文藝電影和美國商業電影的衝擊使得港片寂寞了許多。《無間道》則在編劇和人物關係上做了一個驚天的突破,甚至可以說它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香港電影,使得香港電影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了一個整體的提高。

王光利導演的《臥虎》算是對《無間道》的一次不太成功的模仿。雖然導演在電影中也對自己做了調侃,「梁朝偉」,「劉德華」這兩個名字都曾經在電影中出現。知道王光利是通過那部著名的紀錄片《我畢業了》,然後是《橫豎橫》。電影的監製王晶找內地非商業片的導演拍攝這樣一部影片顯然不是偶然的。《臥虎》中有一個賣點是所謂的千人大臥底,然後用及其內斂的講述方式慢慢的展開故事。暴力在電影中變成了絕對次要的附屬,唯一一個真正展現暴力的是吳鎮宇殺張智霖,這個場景運用了交錯剪輯,殺戮行為本身子乎被忽略,卻可以更有力的表現出內心的極度壓抑。從《無間道》開始,我們已經看不到太多的暴力,呈現給我們的是各種黑白力量的互相制約和瓦解,黑幫與黑幫,黑幫與警察,警察與警察之間互相形成了一種極其複雜的新的社會格局。雖然香港電影有對真實生活浪漫化(暫不提陳果),但是這種對暴力,權力,政治,慾望的刻畫還是相當真實的。或許真正面對各個職業的人們生存處境有些尷尬,那麼電影通過自己獨特的故事結構,人物關係解析了時代洪流中各行各業的人的精神危機。導演為影片中曾志偉扮演的的黑幫頭目設置了一段小戀愛,這麼做或許可以使得影片更加豐滿,但最後那個女人也是警察,這個情節的設置雖然看似巧妙,卻讓我覺得是為了填補編劇的空洞而故意做的投機。

其實黑幫確實真正存在於我們身邊的社會。當然真正的黑幫也許沒有電影中的黑幫那樣充滿了浪漫色彩。但是黑幫電影建構的一個既遠離秩序社會又靠近秩序社會的黑色世界,這個勾心鬥角,險象叢生的世界同人人妥協卻又充滿征服之心的所謂白道沒多大區別。

影片資料
監製:王晶
導演:王光利/麥子善
主演:曾志偉 / 陳小春 / 鄭伊健 / 吳鎮宇 / 張智霖
上映年度: 2006
語言:粵語 / 國語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2006-10-21 16:15 於株洲陋室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