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綑著妳,困著我--Tie Me Up! Tie Me Down!

捆着我,绑着我/TieMeUp!TieMeDown!/捆着你,困着我

7 / 32,106人    101分鐘

導演: 佩卓阿莫多瓦
編劇: 佩卓阿莫多瓦
演員: 維多利亞阿布利爾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萊洛絲里歐 茱麗葉塔賽拉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德烈

2006-10-24 05:04:37

哥白尼式愛情以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我要說的是部電影.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捆著我,綁著我》。
從三歲起里奇就成了孤兒,他曾經在各種各樣的社會機構中呆過。當二十三歲從精神病里放出來,他只有三個願望:找一個妻子,組成一個家庭,以及有一份工作——過普通人的生活。儘管尚不成熟,他知道對他來說,一份普通的生活是一種奢侈,必須經由努力去獲得。里奇愛上了色情片中的女明星瑪麗安,於是綁架了她。他在綁架了瑪麗安後馬上告訴她,「我綁架你是為了讓你有機會了解我,因為我敢肯定你會愛上我,正如我已愛上了你。」看著面前這個震驚得目瞪口呆的女人,里奇繼續講述他的人生大計:「我今年二十三歲,有五萬比塞塔(西班牙貨幣單位),在這世上我孤身一人。我願意作你的好丈夫,你孩子的好父親。」
最後的結果是,瑪利安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老瓦的電影中,永遠都只有個主角,那就是女人。
這部電影中,他開始稍微的偏離了一點,偏向了愛情。但是他切入的角度,實在是石破天驚,這樣的愛情,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讓人目瞪口呆的。
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必須保持自己頭腦清醒的同時,還要努力做到徹底改變那種腦子裡固有的觀念,要來個720度大轉彎。
這個讓想起哥白尼。
眾所周知,哥白尼的日心體系把整個中世紀鬧得雞飛狗跳,不僅差點讓所有的人腦袋當場當機,而且一時間讓宗教裁判所的廣場硝煙瀰漫焦臭難聞。其實,在古希臘時期,天文學家阿利斯塔克就已經提出過日心學說,不過那時候大家平等的很,不存在提出學說後被送上火刑柱的命運,阿利斯塔克這老頭提出這個學說時候,大家都在忙著討論本體論的事情,沒有人注意這麼個破問題,所以他只能對著自己的影子整天喃喃自語:「小阿呀,你倒真了不得,發現了個在這麼美妙的學說。」。然後,他就死了,並且把這個學說帶到了自己的棺材裡。
哥白尼重新把這個學說挖掘出來的時候(我可沒有說他跑去盜小阿的墓),他自己也知道這東西會帶給他巨大的麻煩,畢竟他發表就意味著自己和宗教裁判所以及亞里士多德對著幹,這可是一件吃里不討好的事情。但是他最後還是幹了一票,而且幹得很聰明(這傢伙這邊死了那邊就把書發表,氣得教會的一幫人顧著一幫人到處問墓地)。
日心體系的提出,是具有革命意義的。我說的革命意義不僅僅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自然科學上的巨大成果。我想說的是對當時人的思想的影響上。
哥白尼請他的讀者想像自己處於世界的中心之外,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宇宙。他的理論要求有能力從一個完全新的觀點來看待世界,看待人類:人,作為主體,必須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出來看待宇宙、看待自己,這種反思性的視角疏離和視角逆轉被成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用這個革命來以新的方式闡釋人類認知。對其他一些人來說,這被看作是針對那種對人類的理性過份樂觀信念和人在宇宙中獨一無二地位的實事求是的批判(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很多人都像普羅泰哥拉那個老頭一樣,站在高地上吊著嗓子喊:人是萬物的尺度!),從前人類是從一個位各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的,現在他必須放棄這種虛假的自我拔高,而把自己看作知識一顆宇宙的塵埃,後來達爾文的進化論和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對人類理性的這種虛榮信念終於被降低到它真正的價值。
阿莫多瓦很有技巧性的繼承了哥白尼的傳統。
他沒有像一般電影那樣選擇英雄美人、一見鍾情這些甜蜜蜜的老套路來表達他對愛情的感悟和理解。如果他那麼像小學生做家庭作業一樣乖乖地按照一般的套路來,他就不叫阿莫多瓦了。和布努艾爾一樣,他是那種不讓你看電影看得嘴歪眼斜絕對不罷休的主,他的最大目標就是讓你在看到第一個鏡頭時腦袋就嗡的一聲(我一個同學形容的好:一屋腦袋大如斗),在後來就是口吐白沫。
這種SM式的愛情變奏曲,不僅硬生生得扭曲了人們頭腦中對愛情的理解,那種循規蹈矩的理解,更硬生生地強姦了人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可以想像在看到觀眾目瞪口呆的樣子的時候,這個發福的西班牙悶騷導演,會多麼快活。
這個社會,我們太多人多習慣了習慣了。
這可不是繞口令,而是事實。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哥白尼是偉大的(雖然他做事情的方式不是太爺們),小阿也是偉大的。
很多事情,我們以為就是那個樣子的事情,其實它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也就是說,有可能你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卻是最混帳的事情。
小阿有次說,他這輩子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對別人說:哦,不!
他是回答一個記者的時候這麼說的,那記者也可愛得要命,睜大眼睛道:哪要是有漂亮女人對你解下裙子,你也會這麼說?
小阿就回答:不會存在這種情況。
記者問為什麼。
小阿說:一般情況下,都是她們喊我喊的那句話。
這就是我喜歡的導演。
與此同時,我還想到了斯德哥爾莫症候群。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意圖搶劫斯德哥爾摩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名銀行職員。這兩名可能的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的時間,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
        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據說,當中一名遭挾持的女性,後來與之前綁架她的一名綁匪,在他服刑期間與他訂婚。
        這件事激發了社會科學家,他們想要了解在擄人者與遭挾持者之間的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發生在這起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而後來的研究顯示,這起研究學者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驚訝的普遍。
        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範圍從集中營的囚犯、戰爭囚犯、乃至於娼妓、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
        這項調查的結論是,如果符合某些條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首先,受俘者必須真正感受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其次,在遭挾持的過程中,被綁的人必須辨認出綁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舉動。
        第三、除了綁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須與所有其它觀點隔離;
        最後,受俘者必須相信逃離是不可能的事。
        專家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這種心理轉變,可發生在三到四天時間,但必須強調的是,身歷這種症候群的人並不是瘋了,而是他們正在為保住生命而戰。這種症候群代表受俘者藉由討好綁匪,以確保自己的一種策略。
        受擄者盡最大的努力不去激怒或挑釁綁匪;而受俘者這樣做的時候,也漸漸失去自我意識,直到完全接受擄人者的觀點。假如受俘者現在用擄人者的眼光來看世界,他們就不再渴望自由,結果是當救援到來時,受害人可能會抗拒營救。
我的意思不是說瑪利安最後喜歡上愣頭愣腦的里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樣會有人拍我板磚的。我的意思是說,從技術角度來講,女主角愛上男主角,是合情合理的(注意用詞)。
得出這個結論以後,我覺得自己的腦袋嗡的一下就大了,接著就蠢蠢欲動。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看見哪個女生順眼就捆肩頭綁二臂的把人家綁架了,然後一段時間相處就水到渠成了。畢竟你丫不是人家裡奇,那女生也不是瑪利安。即使一時你成功了,也不保證以後雞飛蛋打那個時候她在告你綁架,你可就吃不了抬著走了。
我的意思是說,無論咱們做什麼事情,有應該有點自己的特色吧。羅素說的那句被人引用爛了的話: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也是蠻有道理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