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超脫末日--Last Days

最后的日子/超脱末日(台)/超脱

5.7 / 23,110人    97分鐘

導演: 葛斯范桑
編劇: 葛斯范桑
演員: 麥可彼特 盧卡斯哈斯 艾莎阿基多 Scott Patrick Green 妮可維修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金剛大笑

2006-11-01 03:53:06

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四月是我很不喜歡的一個月份。因為每年這個時候,大小酒吧里就會有好事之徒用蹩腳的英文唱「強姦我」,打開常看的音樂雜誌,發現它們被悼詞填滿,整個國度虛弱的搖滾熱情集中在這個月或者說5號前後這幾天死灰復燃——更可悲的是,這只是個儀式。死亡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個人看穿了生是無意義的,享樂和受苦都無意義,那便可以去死了,這很自然。可是死後仍被人緊抓不放,哀怨者有之,痴纏者有之,八卦者有之,估計柯特·科本泉下得知必定要大罵愚蠢了。

    美國人民也終於有所表示了,就在科本去世十年之際。最早聽說這個消息,我們以為加斯·范·桑特會拍一部類似《大門》的傳記片出來,對於這個題材,還真不敢太過期待。後來就聽說片子出來了,《電影手冊》把2004年度十佳第一名給了它,但我仍然懷疑它會比《燦爛涅槃》給我們更多。這就是我呀,你可以笑我,在大家拼命地科本科本的時候,我是故意要忽略他,遺忘他。巧合的是,今年四月,偶爾去DVD市場閒逛,沒有看到一張中意的碟,偏偏看到了這部《最後的日子》,簡直像是天意。我必須承認,這電影超出了我的想像。同時,我也樂意羞愧地坦白:長久以來我喜歡穿牛仔褲匡威鞋,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科本。

    是的,我承認,儘管那麼多人早把他說俗了,但我依然迷戀科本。這部電影不但重啟我對他的遐思,而且把我推向一個難堪的境地:又開始思考生命是什麼,而思考的結果是——不可避免地,我又陷入羞愧、沮喪、失落、絕望的漩渦里。導演是模稜兩可、欲說還休的:一方面並不用柯特·科本的名字,似乎要儘量和他脫離干係;另一方面又點明是紀念科本,主演麥可·彼特的裝束也活脫脫一個科本再世。甚至在情緒上也是克制的,布萊克沒有哭泣,也沒有拿頭撞牆,我設想中那一槍的燦爛鮮血也被他迴避(連槍聲也迴避了);最後一段的處理倒是頗為理想化,布萊克死前聽到了天堂的仙樂,死後他的靈魂登上了天梯,順利涅槃(在這一點上導演和普通歌迷沒兩樣,我們都認為那人去了天堂)。但那涼颼颼的疏離感卻始終不散,將我的心牢牢攫住,那種感覺,彷彿生命的終點就在眼前。我坐在椅子裡起不來,就像好久不吸菸猛抽兩口,整個人軟掉了。

    整個電影沒有什麼特別言之有物的東西,不過是記錄了一個人自殺之前零散瑣碎的事情,可以說能湊夠一個半小時簡直是個奇蹟,但喜歡是沒有辦法的。不說別的,單說主人公佝僂的身軀,沒有明確訊息的喃喃自語,表情稀薄的面孔,那種機械僵硬的身體語言流露出的神經質,這些雖只是簡單的表徵,但已經讓我著迷得不行。在我心目中,一個真正有靈魂的人,一個被形而上的痛苦折磨的人,應該是這樣子的。

    作為一個樂迷,本來是希望從中聽到Nirvana的歌曲的。如果我來拍,甚至會把一整張紐約不插電都放進去。但事實是,即便導演沒有這樣做,效果也還是不錯的。儘管Pagoda,The Hermitt,Mirror/Dash這幾個名字我一個也不認識,而Michael Pitt等人也不是專業歌手,然而他們的創作真的很棒,特別是Michael Pitt那首《Death To Birth》,懶散、絕望的腔調像極了科本。電影平淡中製造曲折的方法是打散了時空順序來敘事,你會發現前邊出現過的場面,後面會再來一次,只不過鏡頭換成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講述,或者把前邊的故事多延伸一點,讓你知道多一點細節。於是,前邊被當作非敘事體內配樂的,到了後邊就成了敘事體內配樂。《Death To Birth》就是這樣的情況,第一次聽見只把它當作背景音樂,而第二次時才發現是布萊克唱的,由淺吟低唱到撕裂性爆發的經典套路中,虛妄的平靜被真正打破,隨後「錚」的一聲拉斷的琴弦使痛感蔓延到再也無法收拾的程度。

    音樂上最大的神來之筆應是用到了地下絲絨的《Venus In Furs》,這是一首經典到沒得說的陰暗民謠,甚至有一點聖歌的意味,我毫不懷疑所有人都會被它深深吸引。「我累了,我倦了,我可以睡上一千個年頭……」這樣的歌有一種催眠的效力,使電影陡然間曖昧而迷人起來,而這歌詞不也正寫照了將死之人透徹的淡然和坦然嗎?我愈發覺得死是不需要深刻理由的,正如人活著也是沒有深刻理由的。生命不存在什麼重大意義,之所以一直苟活,是為了知道何時可以從容赴死,當這個答案在27歲上找到了,那就意味著省得去遭那幾十年的罪了。想透了這一層,對生命也便沒有了留戀和不捨。

    絕望,是那樣一種適合於沉溺其中的情緒,再沒有比它更好的了,因為它符合人類孤獨的天性。我極為珍惜這種體驗,但要跳出來把它說清楚,卻註定是白費勁了。有感覺也好,沒感覺也罷,它早就深深紮根在每個人的心裏面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