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黛妃與女皇--The Queen

女王/英女皇(港)/黛妃与女皇(台)

7.3 / 116,028人    103分鐘 | Turkey:94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史蒂芬佛瑞爾斯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海倫米蘭 詹姆斯克隆威爾 Alex Jennings 羅傑亞蘭 席薇雅辛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匡匡

2006-11-15 06:50:39

■ 女王屈膝。誰沒落了?


她說:我選擇靜靜地悲傷,默默地哀悼。我以為這是我們民族一貫做事的方式。從不張揚,但不失尊嚴。
她沒說錯。但是她錯得厲害。
她沒有得到她一貫事奉,也一貫愛戴她的,「她的人民」所給予的理解和支持。因為她簡直是「不合時宜」「不識時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所信仰並身體力行的「低調和隱忍」,「職責第一、個人第二」成了授眾人以攻擊口實的把柄。她也沒想到,不止大英國昨日的輝煌已成歷史塵煙,英倫文化最後一點精神底蘊也如西行落日,在慢慢消散它的餘暉。

這是一個高唱展現自我,宣揚離經叛道的年代,人們需要的是傾泄,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情感,無語承受誤解。傳統很蒼白,尤其是當其面對現代傳媒機器的強大。觀念其實早已改朝換代,想要顛覆的也不僅僅是區區英國王室所代表的君主制。人民不答應她獨自處理家事,因為平靜與沉默一向有很高的機率被當作「冷血」看待。

一個老人最終只得選擇了退讓。英國皇室老了,她的時代一去不返。但與其說王室沒落,女王屈膝。倒不如說是她所代表的內斂行事的原則與方式的沒落。是以她對她的首相說:不,這不是謙遜。是屈辱--忍辱常常跟隨負重之後。它們相伴偕行。

她不要趨附於政治企圖和媒體企圖聯手製造出來的「大悲大哀」,這種萬人空巷,齊聲歌哭的舉動,不知怎麼總讓我聯想起文革,都是屬於輕易被煽動起來的集體性狂熱。從不認為一場舉國發燒事件能給什麼深邃的主義或者情感找到出路。「革命」這個詞聽起來總是轟轟烈烈、一片緋紅,相當蠱惑。但是戴妃事件中,我看不到什麼是有別於偶像崇拜。

一個自主脫離王室的人,究竟需不需要在其死後,從新回來享受當初所誓言要放棄的整套王室的尊貴?答案應該是否。
當然,這一切並不是戴妃本人的授意。我想她若是泉下有知,也許,只是也許,會從棺木里坐起,揚手告訴眾人莫以她的名義謀自己利益,妨死者升天,耽誤她匆匆趕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