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克里斯汀貝爾之黑暗時刻--The Machinist

机械师/迷魂杀阵/克里斯汀贝尔之黑暗时刻

7.6 / 420,774人    101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珍妮佛傑森李 艾坦娜桑琪絲吉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翼

2006-11-18 17:47:20

〈機械師〉的秘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機械師》是值得看第二遍的電影。


 


本文涉及劇情。

 

看第一遍時,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懸疑片和驚悚片的結合,讓觀眾「體驗著那彷彿慢性毒藥一樣的恐懼侵蝕,就好像身處太空的黑洞裡卻無力掙紮一樣悲觀絕望。」但在知道結果後,重看第二遍,你能得到的驚喜,我甚至覺得會比《第六感》還要多。

 

這篇文字是基於電影結尾的真相而展開的,影片其實講述了一個並不鮮見的交通事故逃逸者所受的良心譴責和心靈的折磨。而編劇Scott Kosar的絕對高明之處在於將超現實的夢境,幻覺和現實環境,細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在驚悚,懸疑氣氛的掩護下,顯得如此連貫和精緻。而且,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當你看第二遍時,會覺得同樣是一部心理探索片,同樣有著心理暗示,偷換概念的成份,《機》卻是一部邏輯性很明亮的電影,而不像《記憶碎片》和《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般晦澀和賣弄技巧。如果單從編劇的角度來講,我覺得Scott Kosar在《機》中表現得比克里斯多弗諾蘭和查理考夫曼更為成功。

 

這段時間,頂風讚揚了一些電影,而以上對於《機》編劇的高帽評價,想來也夠譁眾取寵的,但我還是希望通過以下的詳細解析,既回應有關評論對於影片情節安排的質疑,也使得這個評價看上去不至於太過突兀。

 

我不想按照布拉特安德森的剪輯順序來講,先無視影片開頭的拋屍場景。

 

特雷弗是開著69年的紅色龐帝亞克,在車內點菸時分神,撞了尼古拉斯,而當時的十字路口,紅燈,時間1:30,666ROUTE的牌子也會在影片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再講到艾文這個各方面與特雷弗毫無共同點的人物,我把他理解為是特雷弗自己想像出的,用來自我逃避責任的形象。請注意他的首次出場(當然那具屍體不算),是特雷弗在車內點菸時,也就是類似於車禍發生時特雷弗所做的動作。而國家機械公司和米勒的工傷事故,可以看作是車禍的象徵表象,而且,在這過程中,觀眾又可以看到艾文這個想像人物所起到的作用,在特雷弗的自我判斷中,是艾文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誤撞了開關(類似於點菸器),而導致了工傷事故。而接下來,車間中其他人的排擠和責難,可以理解為特雷弗想像中,一旦自首所面臨的社會壓力,隨後,米勒和他開玩笑,至少在表面上已經原諒了他,這樣的態度反而使現實中尚未自首的特雷弗羞愧難當,思想中產生了巨大的矛盾衝突,而他自己險些被碾了手臂和與米勒的衝突,只是在這一矛盾心態下,假設他人的險惡用心,來替自己的形為尋找理由和心靈上的安慰。

 

特雷弗還想像了與受害母子之間的接觸,餐廳與瑪麗亞家中的擺設就是特雷弗家中的舊物,時間永遠停在事故發生的時間,瑪麗亞的形象借鑑了特雷弗母親的細節。最初時,兩人的談話涉及到了母親節,死亡和墓地,而旋轉木馬前的留影,其實就是特雷弗童年時與母親的合影,而在666地獄之旅中,有一個選擇,即左面是地獄之門,右面是獲救的出口,而這個死亡的選擇被想像成是尼古拉斯自己做出的,並且最後的不省人事,也說成是癲癇,這些都能讓特雷弗「減輕」罪惡感。而且其中他與瑪麗亞的對話,如「我能問你個問題嗎?」「要我的律師在場嗎?」和「你不用給我那麼多的小費。」粗看上去只是平常的玩笑,但第二遍看,就會發現其中的匠心獨具。再講講貼紙,雖然影片中艾文承認是其所為,但既然艾文只是個想像人物,那麼貼紙也就是靈魂深處所謂良心的招喚。特雷弗不停的逃避,從mother,tucker,miller到最後才承認是KILLER。現在說說最後的所謂謀殺,其實和片中的自己衝出來撞車是同一含義,而且你會發現把他撞倒的車裡也是一對母子,特雷弗在潛意識中也有過希望用毀滅肉體的方式來解脫,但在靈魂中,卻找不到真正的出口(後來地毯中屍體不見,艾文復活等細節)

 

以上囉嗦了一大堆,我相信大多數的含義都是清晰可見的,編導調教出來的「第二眼美女」前後反差,兼顧了意外和情理的關係,而又是如此的養眼,這是我所無法抵抗之誘惑。《機械師》並不需要一個科學幻想的背景,也不藉助於導演剪刀的鋒利,或是舞台劇式的時空跳躍,所以致少在我狹隘的視角看去,《機械師》無疑具備成為開創,上乘作品的潛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