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楚门的世界/真人(港)/真人戏

8.2 / 1,201,598人    103分鐘

導演: 彼得威爾
編劇: 安德魯尼柯
演員: 金凱瑞 蘿拉琳妮 諾亞艾莫瑞奇 娜塔莎麥克洪 艾德哈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ineman

2006-11-29 00:28:59

你能逃離這座大秀場嗎?


1998年《楚門的世界》上映的時候,「秀」(show)這個詞在中國幾乎少為人知,因此這部電影在內地翻譯為《楚門的世界》,在台灣則直接翻譯為《真人show》,可能是因為台灣的娛樂風尚比內地領先許多的緣故吧。然而現在「真人秀」節目在內地方興未艾,各省市電視台想盡辦法使盡奇招來抓引觀眾的眼球,「超女」、「我型我秀」、「變形記」等都是我們滯後娛樂風潮的產物。此類節目表現出了電視這種媒介的巨大威力,它可以使醜小鴨在一夜之間變成萬人追捧的美天鵝。《楚門的世界》更是將電視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不同的是,最重要的「明星」帶給了觀眾三十年的笑和淚,他自己對此卻渾然不知。
由金凱利飾演的楚門有個看起來令人羨慕的工作和家庭,他每天按時上下班、買雜誌、與鄰居打招呼,看似是常人過的生活,其實他的一舉一動24小時都在鏡頭的監視之下,從他出生之日便是如此,這是一檔精心策劃的名為「真人秀」的節目。他自己毫無所知,直到他遇到了初戀情人羅蘭,她告訴楚門生活在欺騙之中,但是未及言說清楚,她便被人強行帶走。臨走前,羅蘭告訴楚門他去了斐濟。後來楚門不斷做著去斐濟的打算,逃離這個地方,但是被人控制的他困難重重,最後他略施詭計,划船逃向了大海,在全世界注目之下的楚門命運如何呢?
影片的開始就以偷窺的視角來拍攝楚門的日常起居,不論走到哪裡,他總是在鏡頭的監視之下。偷窺視角或者主觀鏡頭在電影中並不少見,但是如果將它們運用到極致,便會產生驚人的效果。電影中的電視觀眾是偷窺者,而螢幕之外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同樣意義上的偷窺者?中國古語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說,除去成語的本身寓意,其實是對偷窺這一行為的最佳描述。cinema的詞根來源於希臘語,就是「看」的意思,電影的發明過程和這個詞語的產生就很好的反映了人類的這種本能式心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贊成電影心理學中的「偷窺說」理論。
當全世界都在窺視這個人的生活時,楚門就成了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命運的悲劇。他尚未出生就被決定了今後的命運,從呱呱墜地便開始接受全世界觀眾的檢閱。他所居住的桃源島不過是巨大無比的攝影棚,太陽、天空、大海——這些所謂的大自然都是假的,父母、妻子、朋友——他所有最親密的人也都是假的,他們都被高高在上的上帝般的導演控制著。在所有的演員之外,只有楚門(trueman——真人)才是真正的人,他用心地生活,也許只有這才能滿足虛假的人們對於真實的渴望。他發瘋似的抗爭,但人們都告訴他沒有這回事,好像楚門患上了臆想症,他是瘋子。這使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裡面的那個「我」不是跟楚門一樣遭受著這樣的命運嗎?所有的人都在鐵屋子中沉睡,只有狂人發現了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他的父母、大哥以及周圍的人合夥吃掉了小妹,更可怕的是狂人自己也參與了吃人而渾然不知,當他覺醒時,只能被冠以「瘋子」的名義被人嘲笑。然而他說:「我清醒的很。」
楚門發現了他所生活的世界不過是一座大秀場,當他要逃脫時,引起了無數人的驚慌。他幾乎死在受人工控制的海浪之中,只為尋找遠在斐濟的真愛。他的小船撞破了「天空」的一角,導演自信楚門會按照原路返回,但是楚門卻選擇走進了那扇「窄門」,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這個結尾有點類似於「光明的尾巴」,也許本片的導演彼得·威爾不想讓觀眾們陷入無盡的絕望之中。但是聰明的,你能逃離這座大秀場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