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窩頭小魚

2006-12-02 03:06:03

《藍》:愛的非自由


    藍、白、紅在法國的國旗上,代表的意思分別是自由、平等、博愛。如果說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白》《紅》系列,所試圖表達的是被理論化的存在主義,總覺得有些不公。
    他是典型的波蘭人,經歷過深受前蘇聯影響的政治生活的同時,還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在他早期的影片裡,我們看到的是帶有明顯懷疑痕跡的東西。
    隨著時間的推移,懷疑並沒有消失。他把那種無處不在的懷疑和不安,巧妙的藏匿了起來。這該是《十誡》最大的成功。他把懷疑事件化了,沉重觸手可及。

    灰色在生活中身體力行著。

    到了他的「三色」時期,他開始用薩特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懷疑。
存在是懷疑的假像。
    
    在影片中,不長的影像時間,事件通過「第三隻眼」得以繼續,激烈的矛盾衝突是一道暗流。他毫不吝惜膠片,把鏡頭對準了事件之外的東西,甚至一個細小的動作。小偷、吹笛子的人、蝌蚪一樣的音符、永遠坐在電視機前表情木然的母親。沒有變得竭斯底里,卻在被節制的痛苦中飽受折磨的女人。
    整個生活的場景原本就是如此的瑣碎。他用鏡頭分解了具體的情節,把人浸在了一種況味的溶液里。
    
    事情是這樣的。
    朱麗在一次車禍中活了下來,而她卻失去了丈夫和女兒。幸福又安寧的生活頃刻間消失了。在她痛不欲生的時候,她無意發現丈夫原來有外遇很久,不僅如此,她感覺到丈夫和他的情人彼此相愛,而且,那個女人已經有了身孕。與此同時,暗戀她已久的丈夫的好友,向她坦然示愛。這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
    
    1,當丈夫的情人戴著和自己丈夫一樣的十字架項鍊,平靜的站在朱麗面前的時候,她也許希望死去的是自己。她瞬間失去了自由——痛苦的自由。她掙扎。她想去恨,她想去愛。可她卻喪失了愛和恨的基礎。雖然她在發現丈夫有外遇以後,也意識到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是對的;雖然她希望自己可以過同過去一樣安寧的生活。
    她的眼睛開始注意到周圍的一切,它們的出現都帶給她非比尋常的刺激。
    2,朱麗打開儲藏室的門,那是一個讓人嘔吐的情景。一隻碩大臃腫的老鼠和一堆擠成一團的肉紅色的還尚未睜開眼睛卻學著滿地爬行的小老鼠。門迅速的關上了,但是,鏡頭裡,沒有出現朱麗的表情。
    當朱麗抱了一隻貓回來的時候,我們知道她要做什麼。門迅速的打開,又迅速的關上了。依舊沒有看到她的表情。她這麼做對嗎?她有罪嗎?
    「或許誰都知道:生就是死,而死就是生。」
    歐里庇得斯的這句話是錯的嗎?

    3,碧藍的游泳池。朱麗總是用水來淹沒自己。
    「這值得痛苦嗎?」
    「我為什麼哭不出來?」
    她會這麼想嗎?
    她在游泳池裡讓自己的身體變得筋疲力竭。當她浮出水面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張痛苦的臉。懷疑如同一片藥劑,吞下去,也許並沒有苦味。但是,現在,它在水裡被溶解了。苦味被放大了,並且開始擴散到每個角落。
    痛苦是如此細緻的啃噬著靈魂。

    4,當一群穿著鮮紅泳衣的孩子,歡叫著跳入游泳池的時候,藍色的平靜是被撕破的,而不是被打破的。她發現需要拯救的正是她自己,而不是別人。
    而她已經不再是我們最初看到的那個女人。
    她的眼神裡,有了新的內容。

    5,她收起了那藍色的風鈴,她曾經不止一次的面對著那晶瑩的藍色,並在那藍色里,讓自己的世界變得虛無。但是,她始終是那藍色的佈景。

    相對於朱麗的憂鬱,那藍色的出現幾乎是不成比例的。它們的顏色太乾淨了,色彩分明,嬌艷欲滴。彷彿除了它們,不可能在有其它的顏色。她的痛苦、憂鬱、遲疑在那藍色里,是多麼的渺茫啊。
    上帝懷著悲憫的心情,如此近距離的注視著人們的生活。塵歸塵,土歸土,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沒有什麼可以被相互抵消掉。
    雖然,愛,不是一個錯誤。
    
    6,是誰坐在鋼琴前?那個愛她的男人,就站在她的身後。只有他們兩個嗎?面前的樂譜是「不忠」的丈夫生前的作品。擺脫桎誥,接受新的生活,新的愛,卻像是逃亡一樣。
    痛苦彷彿只屬於朱麗一個人,但是每個人都感到了沉重。
    逃吧。不會有人指責你。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三部片子裡的鏡頭,穿插在了一起。
    單純被放置的顏色和事件——紅色的泳衣、藍色的大海、白色的婚紗、被打碎的窗子、法院的庭審、海難中的倖存者……
    只有一個主人公,那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
    
    Juliette Binoche因為主演此片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她成功了。然而她還有更高的期望,她希望自己可以得到那個為世人所著迷的金黃色的小人像——奧斯卡。
    於是,她成了一塊符合美國人口味的「巧克力」(朱麗葉特.比諾什因為主演《情迷巧克力》而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當她開始在一個幾乎要老掉牙齒,卻還硬撐紳士的男人面前搔首弄姿的時候,她已經不再是那個有著細緻的憂傷和困惑的美麗的女人。
    「巧克力」有很多,Juliette Binoche是自由的。
    但是,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只有一個。他的痛苦都無比莊重。痛苦,是因為活在靈魂深處的懷疑在作祟。也許他深信普羅提諾是對的:當光突然照亮靈魂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上帝。
    
    54歲的生命很短暫,但是對於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是一生。
    而藍色,是一種不一樣的灰。
    
ps:改天在修改吧。這個寫的時間太早了。現在已經快不認識那時的自己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