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桃淘電影

2006-12-12 20:53:59

靡爛於搖滾樂中的芭比娃娃--《絕代艷后》


《迷失東京》片頭那個異常性感的粉色屁股,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致於至今再回憶那部電影,也仍是想起那個粉色的屁股,而不是比爾墨非的那張面無表情的臉。
《絕代艷后》作為好萊塢新一代才女索菲亞•科撥拉繼《迷失東京》之後的又一力作,參加了今年的坎城,不過這次在坎城,迎接她的卻不是掌聲而是批評。
電影看完,覺得《絕代艷后》在法國被埋沒於批判聲中也是很正常的,讓外國人拍自己國家的事總是不讓人信服的,在自己的國家也常能聽見此種聲音。而且這個與法國大革命緊密相關的王妃瑪利亞的電影,卻極少的涉及了政治,更多的陷入了個人小情小調之中。這也是為許多批評家所不能接受的,最終,這個電影,坎城鎩羽。
受盡批評並不代表這個電影一無是處,第一眼看到電影海報,就已經把我深深吸引了,粉嫩的皮膚,媚笑的眼,精美的服飾,都預示著這部電影在視覺上將是極其享受的,加上導演出於女性的獨特眼光,在對美的鑑賞和細節上的把握上,是男性導演怎麼也學不到的,。
果然,這部電影在視覺上堪稱精緻,在本片中,有一種顏色是格外顯眼的,那就是粉色,又想起了《迷失東京》裡的粉色屁股,也許是科撥拉本人對粉色的極度偏愛,本片中粉色仍是很重要的顏色,瑪利亞的服裝和很多飾品上都突出了粉色,配合克里斯滕•鄧斯特圓潤粉嫩的臉,總是讓我想起風靡導演家鄉的玩具――芭比娃娃。
每個孩子都會細心裝扮自己的芭比娃娃,為她穿上各種漂亮的衣服,帶上各種可愛的飾品。瑪利亞在導演科撥拉手裡也同樣是細心呵護的,各種精美的長裙,數不清的鞋子,誇張艷美的髮型,還有那繡著各種花的真絲扇子。在導演的呵護下,瑪利亞顯得可愛且美艷。
在鏡頭上,更是精緻到了一鏡一畫的地步,任意截取個鏡頭,都宛若一幅洛可可風格的歐洲宮廷畫。由於是在凡爾賽宮實地取景,這座富麗、奢華以及用一切美好的形容詞都無法言說其美的著名的歐洲宮殿,始終散發著一種瑰麗的奢靡味道。在服裝上,完美再現了18世紀歐洲宮廷的奢華風格,鍾式裙、緊身胸衣、高跟鞋、捲雲狀花紋邊飾、扇子、鑲有荷葉邊的衣服。一切的一切,都帶來一種奢美的視覺享受
導演科撥拉說自己的這個電影只是想講一個女人的故事,與政治無關。於是,順著導演的思路,屏棄政治,你會發現這的確是個女性味道十足的電影,在表現奢華上,很多人都會想起法國貴族的象徵――法國大餐,這一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普通老百姓是吃不起的。不過導演卻在影片中基本沒有描寫王妃瑪利亞如何去享受那法國大餐,而用了另外一種食物――蛋糕,蛋糕是影片中異常重要的一種道具,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是瑪利亞用手指蘸著蛋糕,笑對觀眾。之後的各種場合,無論是結婚,生日,小公主出生,還是各種奢華的聚會,總是少不了蛋糕,大到車裡推的幾層,小到盤中的小小一塊。不愧是女性導演出的片子,的確有女人獨特的眼界。女人對蛋糕的迷戀正像男人對菸酒一樣,有種天生的愛,一個個精緻香甜的蛋糕,講述著一個女人夢想中的奢華世界,是瑪利亞的,更是科撥拉本人的。
電影的配樂更是一絕,影片開始的第一首音樂便是七八十年代英國著名後朋樂隊Gang of Four的《Natural's Not In It》。行進中的吉他里,瑪利亞著一身粉色華服,手蘸蛋糕像螢幕媚笑,其詭異氣質一度讓我以為這是一部惡搞電影,之後的Aphex Twin、The Radio Dept。甚至連著名搖滾樂隊The Cure也有歌曲獻上。終於,當一群身著18世紀服裝的的法國貴族在豪華的凡爾塞宮裡,於吉他和鼓點中翩翩起舞的時候,這將是怎樣一幅詭異的場面。
這種完全不搭的配樂,想來也是為不少批評家所詬病的,隱約的超現實風格,倒像是直指當代的名利場或上層社會了,凡爾塞宮更像是紐約的某處時尚酒吧,一群上層人士在嗑過搖頭丸之後,在狂躁的音樂里揮霍著自己。時光變幻,靡爛依然。
單純的瑪利亞更像是時代的產物,也只是隨時代走而已,她本身是決定不了什麼的,導演也是以一種同情的態度來重新闡述這個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妖后的,她14歲就加入了這個悠久的波旁王朝,單純的孩子哪能應付得了如此繁雜的禮儀和彼此的勾心鬥角,加上那個只愛鑽研開鎖的丈夫路易十六。從瑪利亞自身,其實一直是孤獨和可憐的,瘋狂和奢華只是為了排遣寂寞。當一個人安靜的思念菲爾遜公爵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她是如此的孤獨。
用牆上的油畫變換交待情節還是有些想法的,幾幅油畫之後,我們了解時間正在飛快的前進,還知道了他那個早夭的孩子。不過。從電影本身,由於導演過於糾纏在服裝、道具及佈景等方面,故事卻講得甬長拖沓了,情節過於平淡,毫無高潮轉折。過於平淡的劇情也是這部電影無法獲得好評的原因之一。
最終,這是一場優秀的巴黎時裝展,這是小女生至愛的蛋糕盛宴,這是一場奢華的視覺盛宴,唯獨,這不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PS:趣處三個:1、瑪利亞的哥哥為緩解路易十六和瑪利亞的冷漠關係時說:「你喜歡研究鎖,但是你不把鑰匙放進鎖里又怎能開鎖呢?」多重指代,開鎖首先有性暗示,同時路易十六在法國曆史上是個著名的鎖匠,他能做出各種精妙的鎖,甚至堪稱藝術品,但沉迷鎖藝的同時,卻也冷落了自己的妻子瑪利亞。
    2、瑪利亞的奢華引起了法國群眾的憤怒,群眾怒吼沒有麵包吃,瑪利亞說:為什麼不給他們吃蛋糕呢。 跟西晉惠帝司馬衷的那個關於肉糜的笑話相類似,不知道科波拉是否有借鑑過肉糜這個典故。
   3、影片唯一跟政治相關的地方就是法國出兵幫助美國打獨立戰爭,為此法國加重稅收,也加劇了國內矛盾,想想導演國籍,實在是有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