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甘地--Gandhi

甘地传/甘地

8 / 240,236人    191分鐘 | 240分鐘 (rough cut)

導演: 李察艾登保羅
編劇: John Briley
演員: 班金斯利 甘蒂絲柏根 Edward Fox John Gielgud 屈佛霍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周重林

2006-12-13 08:28:19

從甘地看缺失


昨天回家,關了手機,靜靜地看碟。從《喬治•華盛頓》看到《甘地傳》,六個多小時,橫跨美洲和歐亞大陸,兩個國父身影交織,其比較文字,我有時間再寫,也許還要加上孫中山。

當許多年輕人熱讀格瓦拉,穿著其戰鬥者衣衫行走大街小巷時,我在甘地那裡找到些許寧靜。

愛因斯坦說,後世的人將無法相信,世間真實存在過在這樣一位人物。這個小個子,穿著自己編織的掛杉,杵著木棍到處行走和演說。《生活》雜誌的女記者對甘地說,你是我見過的惟一一個自己做衣服的男人。整個片子,用了大量的鏡頭來再現甘地編織衣服的場景。在印度哲學裡,人要接近神,就要放棄所有的財富和情愛。

甘地自己說,我是回教徒,是印度教徒,是基督教徒。他中彈時,口中說的是「MY GOD。」甘地死於信仰,世人不會認同一個什麼都信的人。即便是上帝耶和華,也反對這樣的人。甘地使得印度獨立,獨立的印度分化為信印度教的印度和信回教的巴基斯坦,之後,他死於那些一起與他參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人之手。大英帝國要不了甘地的命,但是信仰的衝突結束了甘地。他的倣傚者馬丁•路德•金也是這樣死於非難。甘地死時,是一介平民,沒有任何頭銜,任何財富,他接近了神,他用不著嘗試第五次去放棄愛情了,那個13歲就與他結婚的伴侶,早已死去。

龐大的國家機器無法解決信仰帶來的衝突,這也是亨廷頓所謂的「文明衝突」的懸念,當賴斯說,美國將在全世界推廣自由民主時,我有了深深的疑惑。我想起福山的「歷史終結」後來演繹的「911」,信仰的衝突散落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非暴力不合作」是一種信念,甘地終其一生堅信這樣的信念。但是他死於暴力,這是多麼大的悲哀?當有人問到,這樣的信念可以抵擋希特勒時,甘地說,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才會長久,即便有些暴君在一定時期內會有所獲得,但最終還是要輸。

研究話語的福柯說,語言和學術,這些意識形態中的東西可以逐步轉化為世俗的權力,也可以轉化為大英博物館、牛津大學等學術研究機構,也可以轉變成美國的海軍艦隊和空軍,西方人藉此確立文化霸權。其實這話還可以理解為,任何一方,都可以把這些用得出神入化,當3億5千萬人一起參與「非暴力不合作」時,大英國帝國只有撤出這個國家。

當英國人發問,印度可以自己治理自己時,顯得有多麼的傲慢。甘地如是說,一個國家的民眾,寧可面對一個壞的自己的政府,也不會要一個好的外人的政府。在這點上,有薩伊德的《東方學》情結為證,也許還要加上馬克思的一句非常強盜的話,「他們不能再現自己,一定要別人再現他們。」整個西方的邏輯就是這樣,取代英國的是美國,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人都是這樣做的。薩伊德認為,把東方文化納入到西方文化帝國的網路中,西方總在與東方文化的對立中確立自己,因此沒有東方文化就沒有西方的優越感,西方文化在再現東方中獲得了自我,就像一個成人在兒童面前能夠表現很強烈的力量一樣。這個時候,亨廷頓的警告沒人注意,或許亨廷頓錯了,所謂外部的憂患其實遠遠小於內部的錯亂。

歷史不是預言的歷史。整個歷史的鬥爭都是觀念的鬥爭。即便是聖雄甘地,也無法擺平自己信念與信仰之間的衝突。我是這樣悲觀地發現,世界將永無寧日,任何一種信念或信仰都有其有限性,不能有所超越。否則,歷史的悲劇還是重新上演。

我尤其感興趣的是,他是怎麼轉變,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愛情和對待信仰帶來的衝突。一開始,坐著頭等艙的律師甘地,西裝革履,從英國趕到南非,接受一件訴訟。在火車上被人扔下來,因為有色人種,在南非是沒權利做頭等艙的。在導演看來,這直接導致了甘地後來所從事並奮鬥一生的職業,為消除有色人種的歧視。看甘地的心裡,還應該加上對女人的歧視,對信仰的歧視。

觀念是一場喜劇。盧克斯在《啟蒙教授漫遊記》里如此嘲諷。功利主義、社群主義、自由至上主義,***主義以及當代自由主義,何者是至善的境界?人類的命運究竟要如何去建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