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滿城盡帶黃金甲--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

满城尽带黄金甲/

7 / 39,289人    USA:114分鐘 | Hong Kong:111分鐘 | Argentina:114分鐘

導演: 張藝謀
演員: 周潤發 鞏俐 周杰倫 劉燁 陳瑾 李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暢遊四醫院

2006-12-15 15:33:43

[瘋評影行]《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夜宴》作踐莎翁,生搬硬扯將《哈姆雷特》與中國的一頓飯聯繫到一起。《滿城盡帶黃金甲》將曹禺先生的《雷雨》也與一頓飯湊合。
  狡詰的張藝謀,若真的把《滿城盡帶黃金甲》罵得通體紅潤是要犯政治錯誤的,且也絕非《英雄》的以暴制暴如此簡單,放棄善意的映射或是牽強的關聯,就電影來講,張藝謀的飯局比馮小剛的飯局強許多:人物關係複雜,場面調控宏大,演員表演出色,高潮部份跌宕。

Stergein 愛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終於作踐死人,作踐心存高遠命比紙薄的黃巢,作踐曹禺先生了——改編《雷雨》。
  眾所周知,曹禺先生以青年時期的幾部劇作揚名。《雷雨》在剝離了歷史背景只講人性抗爭時,便是愛的缺失,於是滿眼的殘酷也不足為奇了。
  開篇敘事階段,鏡頭以快速轉切突出「菊與刀」,魯思•本妮迪柯特(Ruth Benedict)先生的《菊與刀》一書的前序中概述了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格「愛美麗與黷武,尚禮而又好鬥,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恰恰符合這組鏡頭和全局主旨的,於是導演的討巧偏偏是生澀的借鑑,非張氏的創新而又是抄襲。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徵,漫天飛舞的「伊賀忍者」恍惚以為黑澤明附體還魂,強化異域視覺效果,而人物之間的愛卻是疏離和歇斯底里式的。
  皇帝是政權的化身,為權力和規矩從股子裡透著陰森的弒全家情節。皇后對大皇子私慾的佔有,歇斯底里地弒夫夙求。大皇子,享受一輪輪的各種倫,老娘、妹妹一起來的大無畏娛樂精神。二皇子,弒父,這個古老情節似乎是最好理解的。小皇子戲份少了點,原本暗戀四鳳的情節好像導演為瘋狂的絕殺已經無暇顧及了。至於蔣氏、小嬋道具得有些超出常理,畢竟人物眾多關係龐雜短短一部難以表述可以前傳、後傳之類的發揮才能把關係交待清楚。
  瞧這一家子的忠孝禮儀,張氏徹底詮釋了弗洛伊德的家庭觀:大多數的婚姻的結局是精神上的失望和生理上的剝奪……

Spirit 精神
  對於《滿城盡帶黃金甲》,張氏武俠以來最會講故事的一部,確切地說是最會以視覺效果講殘缺故事,而且他的故事永遠是單薄殘缺的。
  《雷雨》主要依附時代背景,編劇弱化特定的時間段,自然原有戲劇的張力就大大受到侷限,《雷雨》人性的殘酷中我們能依稀看到希望和期盼將所有力量觸發到革命與毀滅後的重生。
  《滿城盡帶黃金甲》將背景移至唐末,故事性自然將人性的陰鬱積蓄成最後的殘酷,沒有希望和精神的傳承,這一點的壓抑一直到字幕出現都沒有機會釋放。那麼又談什麼藝術性呢?難道是張氏對權力的醉心,《英雄》的「天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規矩方圓」,奴性的一面成了不得更替的主題。

Servility 奴性
  色彩,而且是刻意強化色彩對視覺衝擊,這一點已經是張藝謀的慣用手法了。於是,張藝謀的電影已經蛻變成像徽式的、模組式的、虛假劇場式的。
  小劇場表演模式是以宮廷報時為標誌轉場的,子丑寅,周杰倫耍著大刀推進高潮,從《秋菊打官司》小人物的抗爭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大人物的奴性,我們似乎摸索到張氏電影日後的方向——清洗善良觀眾的一腔期盼,踐踏之後歌舞昇平了。
  我們一度在誤區里徘徊,曾經寄託於陳凱歌、張藝謀身上是一代人傾聽申訴與抗爭的故事,眼見的卻是極致的殘酷,這種殘酷是他們如此辜負下去,蛻落到「錢罪」里……(文/暢遊四醫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