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缺席的男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 [2001]

缺席的人/绿帽离奇勒索(港)/找错凶手杀错人

7.5 / 115,015人    116分鐘 | Spain:118分鐘


演員: 史提夫賈騰柏格 導演: 喬柯恩
編劇: 喬柯恩 伊森柯恩
演員: 比利鮑伯松頓 法蘭西絲麥多曼 Adam Alexi-Mall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9421

2006-12-18 22:52:50

沒那麼單純的黑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科恩兄弟的電影很容易辨認,看起來是多種類型片的雜燴,但仔細玩味後,便發覺出一種經多重解構後產生的新鮮趣味。於是他們電影中那些似乎重複的部份便有了合理的理解,即使是同樣的設置,也會得到不同的詮釋。如此說來那些似乎偷巧的借鑑,也是同為電影青年們可以理解的——看得多了,就成了自身一種自然流露的氣質。

《缺席的人》是2001年的作品,個人覺得是兄弟倆最成熟的作品,無論是電影語言還是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整體的風格沿襲了《冰雪暴》中那種冷靜舒緩的敘事,當然還有巧妙的錯位情節設置,熟悉的南部小鎮場景,《影子大亨》般幹練的場面調度,最妙的是又重新看到了些許在《血迷宮》中曇花一現的表現主義風格。於是這些典型的、熟諳的科恩兄弟的人物,在一個更精巧的外殼下的表現著實是十分精彩。當然,它還是一場雜燴,兄弟倆明確表示這是一場對黑色小說大師詹姆士.M.Cain的致敬。像《郵差總按兩次鈴》,同是關於普通人的犯罪故事,是關於隱秘人性和小人物在社會中的不諧的作品,其實40年代的經典黑色電影大凡如此。《缺席的人》的可貴在於能重現這種似乎已經落伍的敘事風格,再次呈現了黃金時期黑色電影的道德焦慮和社會思索。但科恩兄弟是沒有這麼老實的,對人們尋求金錢動機的鄙夷,情感的不單純,和對司法制度的尖利嘲諷沿承了獨立電影的思想精髓。50年代科幻電影風潮也以飛碟的經典形式在片中露了把臉,給這部作品帶來了一絲超現實主義的意味。

這部片子的正式版本是採用的黑白版本,是使用彩色膠片攝製並在後期處理沖印處理成黑白的,於是細節部份比傳統的黑白電影要更加豐富。處理成黑白,一方面是兩兄弟在形式上向經典看齊,另一方面這個沒有色彩的世界更能表現兩人的意旨。我認為如果搞得再實驗些,完全可以嘗試默片的形式,用精幹的字幕取代不時出現的旁白,那種感覺更加漠然、更加冷血。當然話說回來,不管這兄弟倆再怎樣特立獨行,也應該不會如此不顧市場逆潮流而動。除此以外,採用黑白電影的形式,還可以在攝影和場景上多玩些光影技巧,尤其是我所讚嘆的表現主義的手法,在狹小空間裡利用影的反差塑造出那種詭異神秘、咄咄逼人的氣氛。像Ed.在辦公室裡殺人的那一場,使用了N多的角度,在黑影中兩人的位置變換十分巧妙,令人想起希胖的浴室殺人名場景,當Big Dave倒地後,黑色的血從身下淌出,慢慢的隱入場景的黑影,隱忍而冷酷。而其中遠景純用影子的那個鏡頭,更如祭壇般將人甩在無限的空間中,一種悲涼的渺小感油然而生。再者便是如理髮室中碎發屑緩慢飄下,或是傾聽鋼琴時淡淡的灰色的光線,去掉了色彩的畫面反而更容易塑造一種夢幻的感覺。或許是摒棄了複雜的干擾,才可以更平靜的去體味畫面的意義,回歸了對電影本質的光影的塑造。

科恩兄弟在這部電影中試圖表達一種對個人存在的思索,尤其是對無力反抗社會的小人物的存在感。電影的名字是缺席的人,實際塑造的Ed.也確實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人物,片子一開始彷彿他平靜地、令人厭煩的單調的理髮師的生涯會延續一生,對妻子的紅杏出牆也會永遠沉默。而當他試圖作出改變,便如推倒骨牌般引發了一系列的驚人變故。那麼科恩兄弟是在昭示個人無法反抗社會,只能一味的被動承受嗎?我想肯定不會,但對這種個人與社會的矛盾,兄弟倆同樣也沒有給出解決辦法。除了無涉及的敘述,在這一串事故中還存在著一個缺席的人,即殺死乾洗佬Tolliver的人,在一切產生因果效應後,只有這個人置身其外。或許這個人才是片名的意旨所在,這個逃脫了無法擺脫的社會規則的人才是作者的嚮往。這樣設想彷彿也契合借Ed.之口反映的頭髮哲學,即對割裂的存在的惋惜,對現實的不公平的些許寄託。

比利·鮑勃·松頓這個才子的表演很酷,那個一語不發的叼著一根煙的形象令人難忘,既然不用話語,那麼全部的戲都在眼神、動作里。看起來十分的沉默,但體現著一種壓抑的激情,那種洞察了一切而又無法掙脫的無奈就在舉手投足間,反而比他如金的妙語更加深刻。

我在這部片子裡又看到了斯佳麗·詹森,以為看過《迷失東京》才認識這個風情別具一格的小女人,但慢慢才注意原來諸多的片子中都曾有過她的身影。這個小妮子片子裡又是個十足的Lolita,在臥室懶陳倦臥的那個場景,目光無邪,翹起的腳丫踢動,裙間微現春光,一種看似健康無心而危險誘惑的美麗,對中年人的殺傷力當然十足,Ed.丟了性命也不足為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