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unshine ukain

2006-12-26 12:23:31

Paris, je t'aime(Paris, I Love You/我愛巴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雖然拼湊不成原本的二十段,但還是有看頭。全不是歌頌巴黎,某程度還是展示巴黎的陰暗面,為其掃上淡淡幽情。

Montmartre(蒙馬特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Bruno Podalydès
男和女由偶遇開始。
這段為十八段的開首,有種平和舒服的感覺。
      活在寂寞的男子一直渴望得到愛情,偶遇在街上暈到的女子,友誼就由真誠開始,當然還會繼續發展下去。無需刻意,一切順其自然,緣來沒法擋。那男子就是Bruno Podalydès。

Quais de Senine(塞納河畔)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Gurinder Chadha
兩個不同信仰的年青男女的相遇吸引。
      種族共融是世界上其中一個大問題,雖則口說地球村,但要突破各宗教各種族文化,路還有很遠要走,面對全球一體化的假惺惺,得益者只是大財團而已。從歷史裡反省,讀歷史的男孩,呵,受女孩的長輩欣賞,等於成功了一半,這次有機會了。這段拍得十分純真自然,不造作。

Le Marais(沼澤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Gus Van Sant
在畫廊中發生的兩個男子妙故事。
      言語不通的幽默製造出來的曖昧。要探討的是,愛不用刻意分辨,只用捉緊從心出發的那種感覺,當然也有錯覺,很妙。兩個主角也很有型。

Tuileries(圖雷伊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Joel and Ethan Coen
一個遊客在地下鐵裡發生的奇情故事。
      一點引發另一點的可能性巧合。玩這些串連巧合,高安兄弟當然又用上瘋狂的風格。感覺上和他們以前拍的片差不多,那種帶點陰沉怪氣的幽默風格,沒什麼變化,不特別好亦不特別差。想一想,荒誕得來也很真實。

Loin du 16e(遠離十六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華特 Salles & Daniela 湯瑪士
為生計而做保姆無奈的一段。
      對著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也哼著同一首搖籃曲,所表達的荒謬無奈,人生中所飾演的又豈止這些。華特 Salles拍短片沒有拍長片拿捏得好,他的《Motorcycle Diaries》(哲古華拉少年日記)和《Central Station》(中央車站)拍得豐富,但屬於較慢熱細膩的片,這次比較促了些,較難配合。

Porte de Choisy(舒雅西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Christopher Doyle
推銷員到中國髮廊推銷,純搞笑。
      最不喜歡杜可風這段,太刻意的中國風,又誇張,要展現華人生活在巴黎社會所存在的角色,根本無需這樣。和巴黎格格不入,可以說:拍得很差,不知是否飲醉酒時拍的。

Bastille(巴士底)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Isabel Coixet
因為妻子病變的原故,而重拾一些早已失去的感覺,重新認識身邊的一切,重新認識自己、人和事。
      很真摰動人的一段。人生中不時受到週遭所薰圍,慢慢會迷失自己,有時透過生命中遇到的一些難關作為提醒,烙在心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向對Sergio Castellitto的演出有好感,尤其是《Mostly Martha》(美味關係)裡的義大利廚師,他的樣貌總給人很真誠的感覺(於我而已)。

Place des Victoires(勝利廣場)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Nobuhiro Suwa
婦人想念逝去兒子悲痛的一段。
      不會永遠活在陰霾,黎明還是會來臨。活在那無比掛念失神之中,不親自放手就永遠不能釋懷,來日定會重聚,一定會。看到Willem Dafoe加牛仔就覺得太重美國味。

Tour Eiffel(艾菲爾鐵塔)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Sylvain Chomet
兩個小丑奇幻的邂逅,為巴黎添上點點的歡笑。
      為別人製造歡樂,卻討不到別人歡心,小丑表現出童真和故事充滿童話式表達,只是沖淡現實中的悲哀。只要還有一絲創意,巴黎還是充滿幻想的,生命力繼續在奇詭中延續下去。Sylvain Chomet今回像拍《Les Triplets de Belleville》(瘋狂約會美麗都)般處理這段,很卡通又輕鬆。

Parc Monceau(蒙素公園)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Alfonso Cuaron
兩代溝通的故事。
      又是另一段曖昧關係。沿著長路兩人的對話一直沒有揭示大家的身份,似是而非。女兒不喜父親說英語,要說法語,某程度反映兩代之間的矛盾差異。女兒竟為著自己去玩而留下嬰孩給父親照顧,對著外孫,父親顯得點點無奈。在所有父母眼中,兒女永遠長不大,和嬰孩沒有兩樣。

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紅孩子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Olivier Assayas
女道友演員和毒販互相有著不能言傳的神妙依賴關係。
      拍得模稜兩可的一段。大家互相存在著又模糊又著跡的需要,各自為尋找心靈和肉體的慾望,追求快樂。生活中有多少人活在多重矛盾的複雜關係呢?

Place des Fêtes(節日廣場)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奧利佛 Schmitz
醫科女生初次面對生命的流逝。
      個人很喜歡這一段。吉他加歌聲欲沖淡哀傷之情,更加深愛情之美麗,從中滲出點點動人之處。人來人往,生命中還是要先學會堅強。因愛而犧生,死亡變得不可怕。一個dating,兩杯咖啡,和妳喝一杯,好嗎?

Pigalle(皮加勒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Richard LaGravenese
關係惡劣的夫妻這回利用到妓女來修補關係。
      越老鬥氣的法子就越厲害。當初的激情過後慢慢轉為淡然無味,其實對方還是對方,你還是昨天的你,魅力猶在,大家彷彿又回到昨天的年青,感情「嗒落」反而令人回味。是時候重新審視大家所忽略的一切。

Quartier de la Madeleine(瑪德達娜教堂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Vincenzo Natali
青年戀上女吸血彊屍。
      看到是《cube》(心慌方)導演Vincenzo Natali拍的就意會到是奇幻奇情片了。依然搞怪,間中用上些早期默片式鏡頭去表達,整段片荒誕得來尚有趣,浪漫卡通化,感覺有點像《sin city》(罪惡城)和《Tim Burton's Corpse Bride》(怪誕屍新娘)。

Père-Lachaise(拉雪茲神甫)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Wes Craven
王爾德顯靈教曉笨蛋死板男人如何愛惜身邊人。
      我幾喜愛Emily Mortimer在《Dear Frankie》(爸爸愛的回信)入面飾演單親媽媽的表現。她演的角色通常都很實在,很討好。這情侶故事很令人快慰,在真實與幻想裡穿梭,很幽默。絕對沒有替女人說話,有時男人是要一點提醒的(事後可作為扮糊塗補救)。順帶一提,飾演王爾德的是本片最後一段〈14e arrondissement〉(第十四區)的導演Alexander Payne,難怪又去探訪墳墓。

Faubourg Saint-Denis(聖丹尼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Tom Tykwer
失明和健全男女各自的表述。
      伸手接觸失明的世界,就發覺他們會比你看得更清楚更清晰,是他們看透你,還是你看透他們。在生活上,是你看透旁人,還是旁人看透你,不曉得。始終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形態。那些定格快鏡的技巧有點悶。

Quartier Latin(拉丁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Frédéric Auburtin & Gérard Depardieu
老夫妻相約在餐廳談離婚的一段。
      大家先來個互相幽對方一默。到這時候還要取回個綵頭,揶揄對方。其實言談當中包含現在的唏噓無奈和從前大家度過的歡愉時光。餐廳老闆在這時候請客,真幽默。慶賀分離展開新生?

14e arrondissement(第十四區)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Alexander Payne
一個遊客在異鄉反思自身的存在故事。
      是十八段片中較真摰和感覺真實的一段。是的,身處陌生的異地更能思索自我的存在價值。可以學學法語,到處漫步,在靜靜的墓園遊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有很強的說服力,我想有很多人正活在這角色之中。人到了某個階段,無論快樂不快樂,也會為之前的自己流淚,為自己活著而精彩。週遭的攻擊也不介意,活得自在。我;就是我。

      十八個故事構成的畫面,早已不再侷限在巴黎範圍,這些原來都是圍繞我們身邊的真摯小故事,早已滲透每個人的心。眾多故事之中,較喜歡Montmartre、Place des Fêtes、Père-Lachaise、14e arrondissement這四個段落,那首由Leslie feist唱的主題曲La même histoire很動聽,譯成英文變為the same history/story,都是大家生活上遇到的拼湊而成,很有意思,有英語和法語兩個版本,當然法語版較原汁原味。法國人雖然談不上隨和,還帶點骯髒,但巴黎還是巴黎,我還是很嚮往巴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