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窃听风暴/他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

8.4 / 410,764人    137分鐘

導演: 賀克唐納斯馬克
編劇: 賀克唐納斯馬克
演員: 烏爾里希‧穆埃 沙巴斯帝安庫克 歐路奇圖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ednesday

2006-12-29 21:01:34

《竊聽風暴》——獻給那個時代的所有人


  近年來的幾部優秀的德國電影,或寫人或敘事,都帶著對歷史的重新審視和反思。無論是殘酷的二戰,還是荒謬的冷戰時期,在批判和否定之餘,更多了一層人性化的考量。
  《竊聽風暴》描述的是八十年代的東德,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裡,國家安全局扮演著重要又特殊的角色。影片的主人公維思勒(代號HGW XX/7)就是為其服務的一名經驗豐富的竊聽人員。他現在離開了一線,在授課培訓新的情報人員,但在已經當領導的前同事的邀請下,又重新出山,去監聽一對作家演員夫婦。
  影片一開始,就從維思勒的授課以及大段當年審訊時的穿插畫面,表現了他的冷靜和專業。而到作家安裝竊聽設備的過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但就是他這樣的一個人,在竊聽的過程里,也漸漸的起了變化。真正的藝術家,他們的真摯和豐富的情感,有著直擊心靈的震撼。當他在無人的時候,走進他們的家,看到那些他聽到的事物,鋼筆,沙拉叉,感覺親切而奇妙。他偷偷拿走了作家的詩集,並為之感動。他熱愛那位美麗的演員妻子,在她無奈痛苦的時候,他以一個普通觀眾的身份,給她鼓勵和支持。與之對應的是他自己的孤獨以及對自我身份的懷疑,他無法回答失去爸爸的孩子的問題,而按鐘點辦事的妓女是無法寬慰他的。
  雖然受到了影響,但他依然盡職的做著他的工作。直到上司的一番話,讓他意識到在這個時代,無論你做什麼,沒有人是絕對安全的。儘管盡公職守,但任何情感的流露,都可能給他帶來殺生之禍。他考慮到自身的安危,也意識到了這個時代的荒謬和缺失。他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報告,並開始為作家他們做起了掩護。
  最後,在躲過了上司的懷疑的同時,維思勒偷偷拿走了那台作為重要物證的打字機。對作家的調查因沒有證據,而以失敗告終。因為沒有完成任務,維思勒被調去查驗信件。和他一起幹拆信工作的,還有那位在食堂里開國家領導人玩笑的年輕情報員。
  以作家為代表的藝術家們,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但現實里,他們的自由主義思想,是被視為對國家政權的重要威脅。他們被監視、被竊聽,從沒有創作自由,到甚至沒有人身自由。有人沉默,有人反抗,藝術家之間也相互指責,但其實每個人都是無奈的。那位受人尊敬的被禁了已經六年的老導演的自殺,將矛盾激化到最高點。作家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冒險發表了讓人震驚的「東德自殺人數調查報告」,向世人宣告了另一種聲音的存在。
  而作為告密者的妻子,雖然她有著名演員以及作家妻子的特殊身份,但她代表的是那個時代背負著告密者惡名的數量龐大的社會存在。從出賣自己,到出賣別人,你可以說她不夠勇敢和堅定,但不該褻瀆其靈魂原本的純潔和堅韌。死亡,是一種最無望的告別。但在那一瞬的碰撞和迷亂里,帶著讓人思索的自我救贖。
  後來,柏林圍牆被推翻。再後來,兩德統一。
  在劇院裡,作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妻子。逃到劇場外,他遇見了當年的死對頭前文化部長。在交談里,作家驚奇的發現他自以為安全的家其實被嚴密的監控著。回到家,他尋找著竊聽器,瘋狂,憤怒,更有一絲事後的不寒而慄。影片沒有糾纏於對過去的控訴,而是順著線索,讓作家去尋找自己沒有被發現的原因。他在檔案資料里發現了監聽他的「HGW XX/7」,當找到他人的時候,作家卻止步了。
  兩年後,作家出版了名為《一個好人的奏鳴曲》的書,獻給「HGW XX/7」。
  最後是意味深長讓人感慨良多的一幕。由拆信變成送信的維思勒,經過書店時,發現了作家的新書。他買了一本,書店的夥計問他是不是要包起來送人,他說不用是給自己的。是啊!這書不僅是作家獻給他的禮物,也是他自己在那個寒冷的歲月裡給自己留下的一份溫暖的禮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