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neyCarton
2007-01-14 21:47:46
《傷城》:串了味兒的《重慶森林》
看見金城武與梁朝偉同時出現,給人最大的聯想莫過於《重慶森林》,是的,又是兩個受傷的警察,連同攝影指導上那個熟悉的名字「黎耀祥」,似乎劉偉強是想拍一部懸疑味道的《重慶森林》,但很遺憾,他做的並不好。
以懸疑電影的形式完成完美的情感表達,不是沒有好的先例,《唐人街》是完美的,但可能更偏重於一種寫實主義的黑色味道,那麼去年那部《執著的園丁》可以算作其中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陰謀在抽絲撥繭中一點點顯現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大醫藥企業的黑暗,也一點點看到了故去的妻子對主人公的愛,以致結尾時,你已經對陰謀不再有印象,而只是感懷於非洲草原上這段未竟的感情。去年的《黑色大麗菊》雖然不算上乘,但情緒的抒發上也遠比《傷城》要流暢。在《傷城》中,整個是以一個大的案件為棋盤,所有的事件都是在這上面的重新謀劃,但當情節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編劇顯然有點游離——哪怕是大名鼎鼎的麥兆輝和莊文強,他們似乎又覺得情感因素應該被強調,於是我們看到的不是陰謀中的情感,而是情感和陰謀被擱置在兩條線路上,有點類似但水準還要次一點的是《三岔口》,同樣有力量的開局讓人誤以為是懸疑片,看到最後才發現是倫理片,不過和打開口袋卻合不攏的岸西比,麥莊強的地方是好歹最後他們故事的收尾還算差強人意。可是這並不能讓人滿意,比如說片頭那段劉正熙對嫌犯的暴打讓我一度以為這片中要有心理學因素,結果後來發現只是為了帶出一個後來不斷報復他的出獄罪犯——這個人又是游離在主線外,除了開頭基本沒看清楚臉,為影片增加一點我覺得沒有必要的懸疑氣氛,呵呵,這不是Mac Guffin,只是耍弄觀眾——有點像《謊言背後》中米歇爾費弗一直懷疑發生殺人案件的鄰居。
所以相對於作為影片主線的劉正熙案件,阿邦那條副線顯得要可愛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從票房考慮,雖然金城武戲份不少,但他的事情只是案件的副線,甚至點綴,但他的那些小細節中的情感宣洩真的有點《重慶森林》的味道,無論是在女服務生門前的纏綿,還是抄起酒瓶去幹架,以及到最後時候我們所看到的,片頭的那起車禍和他生活的聯繫,這些小細節的安排,真的有讓人感嘆生活的無奈與精彩的衝動,但這些只是一筆帶過。其實如果提升這部份,將影片的案件背景徹底虛化,讓電影只是成為兩個精神遍體鱗傷的警察的情緒表達,會比現在這樣的不倫不類要好很多的。還有杜汶澤演的吹牛光,一些次要人物的點染,將生活細節豐富了很多。我尤其記得那段黑色幽默的對話「我有阿光的把柄的,他包二奶。」「是啊?他老婆不是雪兒嗎?她很聰明的,怎麼會讓他包二奶。」「他老婆在澳洲,雪兒就是二奶。」如果能按照這些生活細節勾勒出在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心態,多好,至少比現在這樣人們「望眼欲穿」的所謂懸疑要堅實很多。
劇本的毛病還在於對女性的描繪很粗糙。女服務生的角色本來就是夢露型的傻大姐,這個就不說了,問題是徐靜蕾這個在片中如此重要的角色,她的個性幾乎為零。看完後我對她的評價是:要嘛是大智若愚一開始就洞穿一切陰謀但又痴情一片的神,要嘛是醉心幸福生活騙自己騙得不亦樂乎的傻傻的小女生,可惜電影沒有給我答案。看到她談及自己父親的慘死臉上還滿是笑容的時候,我罪惡的《唐人街》情結又湧上來了……難道……罪過罪過……但為什麼她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傻笑狀?劉正熙同學這個角色雖然將梁帥的男人魅力在《花樣年華》後做了一次最大限度的爆發,但是——還是顯得太蒼白,報仇作為唯一動機也好,失去一切後的絕望也好,劇本沒有給他更多的表現空間。
很喜歡影片的畫面,劉偉強在《無間道》中偏好的暗藍色調來添加陰冷感,而在本片中,他使用的是偏黃色調,個人理解是帶有回憶性質的懷舊和都市人群頹廢的孤獨感——這在片頭的聖誕夜,雖然還沒到悲劇的中心,但已經體現出了相當的落寞。大量的中景定機位鏡頭的使用,比如阿邦在女服務生家門口兩人的對峙,似乎也想讓太多雕飾的影像多一點隨意。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澳門在香港電影中那麼吃香,從《伊莎貝拉》起,到《放逐》,大概是因為澳門這個比香港小得多,也土得多的城市裡,「那種淳樸的味道更適合回憶,而殖民的色彩也更濃厚」,這是去過澳門的朋友告訴我的。《傷城》中雖然在澳門的場景不算太多,但也頗有點和香港的叢林進行對應的感覺,窄小的街道和歐陸式的教堂,就算是查案,也揣足了感傷。此外還有組鏡頭值得注意,就是在周家的兇案恢復中,阿邦作為一個在場人幾乎是目睹著兇案的過程,這個手法在《老男孩》中用過,不過那是借用場面的調度讓現在和過去的人物交替出現,《傷城》中的這段更像《達文西密碼》里對歷史的回憶。
最後,必須承認的是,陳光榮為《傷城》所作的原創音樂非常贊,影片有至少一半的情緒是被音樂烘托出來的,無論是緊湊的絃樂還是帶著淡淡藍調味道的吟唱都用得恰到好處,濃濃的孤獨感,多少將導演把持不住的游離輕輕地往情感表達的方向又推了一小步。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