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Dexter"

8.7 / 575,454人    53分鐘 | 5076分鐘 (Entire serie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7-02-02 23:30:15

走向真實透明的心理偽裝過程


DEXTER,中文意譯片名叫做:嗜血判官,我剛剛看完第一季.Six Feet Under的男主角之一Michael C. Hall在該劇當中扮演冷血的變態殺手Dexter Morgan。本劇改變自Jeff Lindsay的小說"Darkly Dreaming Dexter"。Dexter童年時曾遭到虐待和拋棄,現在是一名成功的法醫病理學家。他的秘密的第2職業是追蹤並殘忍的殺掉那些逃脫法律制裁的窮凶極惡的罪犯。
 
這本是一出老生常談的劇情.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劇情里重複了一點,就是DEXTER本身心態就是不正常的,所以為了能在正常人世界中活下來了,他學會了偽裝.開頭我覺得很奇怪,因為這種不和諧並非通過掩飾就可以遮蓋住真相,我很好奇編劇如何把這個劇情繼續下去.事實上是,在已經看完的劇集當中,DEXTER並非是一個完全偽裝的人,從某方面來說,他是通過一種特異行為發散自己的特異愛好,除此之外與正常人無異.由於自小接受了"偽裝"的觀念,所以使得他的人生在某些場合無法把最真實的感情瀉露出來--怕受到傷害和猜測.而他的變態殺手哥哥,從小並非接受過"偽裝"的概念,他的殺人愛好是屬於隱藏而非偽裝(一定要給一個什麼樣的藉口才能做這樣的事),其他場合的情感卻是真實的,因此他哥哥反而會在社會中生活得更像一個正常人.
 
如果我是編劇,我勢必不會把這種偽裝的概念繼續伸延下去,而是通過事件的衝突和個體的成熟,把這種概念慢慢通過事件祛除,然後幫助男主角探究一條可以將發洩化歸到其他正常特殊愛好的途徑上去.怎麼說呢,我認為偽裝本身就是一個很假的概念,沒有人可以騙任何人一輩子的,電視劇本身是一門放大生活細節的藝術,如果假設用偽裝的概念繼續編下去,DEXTER本身就會活得很累,編劇也編得很累,這樣明知故犯的情節是不太符合人的性格發展的,即便戲劇需要衝突也不必於故意如此.
 
人本身大概由環境與人生經驗影響組成.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把過去忘掉把事情忘掉重新開始是明智的,可是人是無法從自己的歷史中逃避出來,他的潛意識裡存在著某種戒備,已經打上了這種烙印.比如說DEXTER,他本身就是一個從小受到過暴力刺激的人,他無法忘懷並因此嗜好上血液帶來的刺激,他的養父洞悉到他這種兒時養成的嗜血心理引導他去按照"良心"做一個"判官".
他的養父重複過一個事實:就是我教你襲擊並不是要讓你贏誰,它只是一種手段.相對於DEXTER所牢記"偽裝",我想那只是一種暫時可以讓他生存下去的手段.這種手段其實當他長大成熟能夠順利生存下來以後是可以拋棄掉的,他沒有辦法拋棄存在於內心深處的那種意識,他可以繼續他的"事業",但是由於受到最起碼的道德底線的要求,他不會從一個殺人的極端轉化到另外一個極端:比如說反社會的極端.而他的哥哥則是因為沒有道德底線的束縛,仇視許多人,認為他們拋棄他看不起他,從而轉化成一種反社會的對社會有危害的變態人格.
 
我很期待DEXTER接下來的發展,看看這種人格到最後會如何發展,如何生存.我相信在社會中有相當一部份人存在著抹不掉的巨大心理刺激暗示,我也相信相應的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活得不快樂.因為對自己有看法,所以沒有辦法正視自己的發洩和慾望,刻意扭曲自己的一些行為將它們刻意裝扮成所謂正常人或者正人君子的樣子,雖然如此以來無甚大礙,可是這種人往往找不到自己,心裡很痛苦.以下是我寫下的一些關於走向真實透明心理的分析:

 
 
在一段很長的時間,我曾經固執地認為走向成功的過程至少是看起來走向完美--將自己不完美的一面隱藏起來,展現自己強大的一面;甚至是可以刻意地放大自己的完美一面,縮小自己的缺點(值得一說的是,縮小缺點的辦法並非隱藏,而是通過思考改進。特別是意識到它成為擋板的時候)。
 
後來在很長一段的時間內,我發現這種長久以來的行為,容易讓自己有一種意識:在扮演某個角色。由於現代人大都存在這種意識,所以在他們的日記或者陳述中,常常會出現一個詞:分裂。由分裂引起痛苦,這種痛苦的根源是自我缺失,扮演不能滿足他們心中實現自我的慾望。不知道方向在哪裡,不知道這麼做對不對,不知道自己到底這樣下去會不會失去自我。
中國有一句很有名的古話:以不變應萬變。我發現,在人際關係中越能夠真誠透明,就越有幫助作用。這意味著,在可能的程度內我需要意識到我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表面上呈現的一種態度,但實際上在深層或無意識中卻持有另一種態度。
真誠透明也包括用我的話和我的行為欣然表達存在於我內心的各種各樣的感受和態度。只有用這種方式,關係才會擁有真實性,真實作為一個首要條件看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過提供存在於我內心的真誠的事實,另一當事人才能成功地尋求到存在於他內心的真實。即使當我感受到的態度不是我為之感受愉悅的態度,或者不是看起來有益於一個良好關係的態度,我感到這個原則也是確實可靠的。真實是極其重要的。
 
我發現越是接納和欣賞當事人,我就越有可能創造一種他可以利用的關係。我所說的接納,就是一種對於當事人的熱情關注,無條件地認為他是一個具有自我價值的人(也許在這一點上擁有信仰的人尤其能做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善良的--因為他們首先對別人設定值是善良)--不論他的狀態、他的行為或者他的感受是什麼樣子。
這意味著對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尊重和欣賞,意味著願意看到他用自己的方式擁有自己的感受。這意味著此刻對他的態度的接納和尊重,無論他的態度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無論他過去所持的態度同別人是多麼的牴觸。這種對當事人經驗變化的方方面面的接納態度,會形成一種人際關係,使他感到溫暖和安全;而作為當事人,受到他人喜愛和珍視的這種安全感在助益性關係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我發現很多人的意識當中,刻意拿相反的虛假事實來佐證自己不曾有的品質,或者刻意隱瞞自己的某方面恐懼用其他藉口來抵擋別人質問自己不去做某事或者不鍾情某事。這樣下去的過程確實是很糟糕的,不屬於自我真實的內心在進程中的紕漏需要更多的藉口來彌補。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有時更能獲得對方的諒解,假使引來猜測:試假設,如果在這場互動關係中,你對別人的假設是百分百的善良,這種真實的善良在互動中得以傳達,也會得到相應的反應,善意的猜測換一個詞來表達可能就是關心,或者關愛。人際關係在此之中可以得到改善。而自我在這種良性關係中得到釋放與完整。
 
每次在遭受打擊後,人總是會陷入到一種混亂狀態中去,這種混亂的狀態就像是把自己和自己的面具打碎,然後所有的碎片都混到了一起去。人在混亂的狀態下,常常會變得很善變,一會認為這麼是自己,一會認為那麼是自己。但是有那麼多的碎片,真地很難把它們拼接起來。有時你把它們放錯了地方,放錯的碎片越多,就得費更多的功夫把它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直到最後你累得疲憊不堪,寧可放手讓它們混亂,也不願再拼湊下去。

然後你會發現,不去管那些亂七八糟的碎片,它們反而很快地自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幅生動的圖案用不著你費力就呈現出來了。自己的任務僅僅是去發現它,而且在那個過程中你會找到你自己和你自己的位置。你甚至必須讓你的體驗告訴自己它自身有什麼意義;當你試圖告訴它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你就開始和自己打架了。
 
成為真實的自我,意味著去發現存在於自身實際情感與行為反應中的統一和諧與融洽無間,而不是試圖把個人經驗裝進一個面具,使它成為一種不真實的形式與結構。成為真實的自我,意味著在個人的經驗中尋找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尋找某種強加於經驗的外在的東西。
所以,我個人認為,現代越來越多的部落格呈現並非是一種真實表達的途徑,而是另外一種面具的形成。越來越多的人在日記中嘗試判斷自己是什麼角色,而非在過程中找尋這個是否是自我,或者是否讓自我愉悅。

成熟的人越來越不刻意根據某一種事去做「自己是什麼樣一個人」這樣的判斷,而是更專注自己喜歡做的能擅長的事情,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快且真實實現自我無須解釋的過程。人類往往從一個細節來思考自我,自我就容易打架了。
社會學科將人與人群分為許多類,也只是取其大部份的主要特徵,而非全部特徵。人因為要被歸群常常會自我苦惱。其實愉快的人際互動很快會將人本身歸位到他適合的社會地位與社會族群中去,人與人之間的群體,拘泥於社會評論分析,過份看重別人如何劃分自己,才是人與自己常常打架的原因。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