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

事物的状态/TheStateofThings/事物的状态

7 / 2,794人    Sweden:125分鐘 | USA:121分鐘

導演: 文溫德斯
編劇: 羅伯‧克拉瑪 Josh Wallace
演員: Isabelle Weingarten Rebecca Pauly Jeffrey Kim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淺塵塵

2007-02-06 18:51:50

不被粉飾的意義[文德斯:事物的狀態]


其實這個名字還不如電影本身的名字:事物的狀態。
  因爲偏愛這個帶著哲學意味的名字,所以選擇一個午後和一個深夜,分兩次來看,並不是因爲艱澀,而是因爲其中一些什麽的遺落,或者不能真正體會,我覺得要這樣講述有點兒影片裏流轉起來的悠長意味,「在這裏,時間不是以一天天計算的,而是一年」,這樣念的時候,她的表情中有一點不安。
  這是我看的第二部黑白電影。黑白膠片慢慢移過的景物,連陰影的明暗都格外明顯,彷彿沒有具體的世界,也沒有具體的事件,重要的是,你發現自己有感受的能力。
  導演維姆·文德斯年中在廣州的巡迴攝影展叫做《地球表面的圖像》,他據以圖像表達的世界有一種秩序之上的簡潔,然而其中是否也意味著荒涼?就像這部電影中葡萄牙的海邊,安靜的海浪輕輕拍打在礁石上,女演員擁著女兒說,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光和影構成的。她的語調那麽溫情,但隱藏其中的是客居異鄉的心境,如同難眠的暗夜被海浪衝進來的打破門窗的一節枯木驚嚇,它不是一個好的徵兆。
  情節很簡單:攝製組一行到遙遠的異國海邊拍電影,不知什麽\原因中途資金中斷無法維持完成拍攝,導演回國去尋找原因以對演員們有所交待。電影的主要部份並不是在講述這個問題,而是對演員們的精神狀態及生活作了細節式的描述。不安和煩躁,大部份是通過陰影和低沈的音樂來完成的。當光暗下來、音樂響起,生活充滿暗湧。
  在回國前的聚會上,導演發表演講:故事只存在於故事之中,生命不需要故事。他藉著酒勁含糊不清地表達著,他顯然也無法理解爲什麽無法完成電影拍攝。他們拍攝的電影《世界末日》,這部改編自經典科幻小說的電影十分可怕,演員們連臉上都幪著厚厚的紗布,一個男孩因爲受到感染,面部開始溶化,只好狠心地將其窒息死,女孩去拿樹上的枝葉,手套也馬上熔掉,他們好像是這個世界上僅有的倖存者,步履蹣跚,要到達大海才將得救,他們逃脫末日的厄運就是尋找到自己的家園。
  演員們隨後幾天等待中的不安神情也許和這部在拍的電影有關吧,心情受到了影響,正如我在觀看的時候,其實也一直被片頭幾分鐘的情緒影響著,當相同的音樂響起,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可怕的劇中劇的情節中。
  素靜的海嶼、茂密的原始叢林、白天由於日照而落下來的蒼白結實的光影、夜晚由於孤單而騷動煩亂的身體、小提琴隨著心境不斷上揚的升G調好像嘶啞的人聲——文德斯太善於通過影像和聲音表達,太瞭解我們人心的脆弱之處。其中有一場睡眠我覺得很傷感,之所以說是一場睡眠,是因爲這對短暫的戀人也許只有在這樣特定的時候才會相擁而眠,而睡眠只是爲了明天醒來,再說不出其他的什麽意義,情慾在這裏是多麽麼虛空,女演員說,其實一切事情都在變化的,只是習慣了,會以爲一切都讓人厭煩,男演員很淡然地回答:誰不是一樣,裸著身體抱住一個陌生人。後來我們看到他和所有的男人一樣起身點菸,她在他懷裏躺下,像所有的女人一樣自怨自艾,說,對不起,對不起,都是因爲性格。
  還有關於睡眠的情節,他說的是愛過,而不是愛,所以我們看見了其中的疏離,曾經有這樣一種感情經驗,但是現在不要介意它們已經不復存在,只是身體的熱情依然在。這些遠遠比不上其他的零碎的細節:比如拉琴的時候關上秒針節拍器,失眠的時候打開;比如浸在浴缸裏很久很久,找來攝影機對著自己冷漠的表情;比如老婆去世不能在旁,跑到陌生的酒吧渲瀉痛苦;再比如,在破舊的教室裏思考:你表面上那麽平靜,內心也是這樣嗎?再比如,清晨的海邊,你爬上那些礁石是爲了什麽?
  在電影的最後部份向我們詳細地說明了停拍的原因,並沒有象音樂帶來的懸疑,只是因爲拍一部黑白電影在商業運作上不被看好,所以製片人盜用了資金,也欠下高利貸,逃離在外,在一部大卡車上從一個城市開往另一個城市,擔驚受怕。我們看到他是一個胖胖的而且並不勇敢的人,但是他在片中說了許多的話,也許其中表明了他對藝術追求的無望感,他在完成他的第十一部電影的時候突然失卻了信心,他爲夭折的黑白電影流下眼淚,彷彿是一種重壓之下的無奈。可是我不能明白這是爲了什麽,難道有時候我們放棄一樣事情,只是爲了求得內心的安靜或者平衡感,但卻在未來深受折磨?
  但是他很快就不用受到折磨了,「故事一旦開始,生命就脫離其中」。影片在後半部份用了爵士搖滾之類參雜的音樂,那麽流暢好聽,但如果早知道是爲了配合最後響起的槍聲,我也許不會跟著哼過幾遍,槍聲中斷了一切,一切安靜下來,好像全部人都在清晨的街頭停下來注目一隻鴿子飛離屋頂,那樣平常,卻花了很長時間回過神來。
  他們在車上的交談彷彿是預言:「第一主題是死亡的預告,然後是愛情」。在這部電影裏,就是這樣平淡地表現了,死亡、愛情,我們生命的全部意義。無關乎黑白,也無關乎歲月的流逝。
  攝影機緩緩地落到地上,旋轉地拍過街景,慢慢落幕。我虛脫一般地躺在床上,卻還明顯感覺到一種詩意,無從說起,也許在黑與白的交融中我對生命有了一種嚴肅的理解,嚴肅之中的孤獨和美感,所以竟然變成爲一種詩意。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incai/
welcome to my paper:單向意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