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拔刀訣

2007-02-11 01:34:58

毀滅之路


天才的男人大多具自毀傾向。當感性戰勝理性的時候,他們都無可避免地走向毀滅之路。當然,他們都不後悔,並且興高采烈的。
路易馬勒導演的《愛情重傷》,又被譯為《烈火情人》、《毀滅》。大約是10年前吧,我在《電影世界》上第一次看到關於這片子的介紹,劇照上傑瑞米艾恩斯緊緊靠著朱麗葉比諾什,彷彿要擠進她的身體裡去,兩個人都緊閉雙眼,百葉窗在他們臉上留下一道道陰影。一位政壇得意的英國議員愛上了兒子的女友,那是怎樣一種無法控制的感情,我特別想知道。那時侯篤信愛情,以為愛情來臨的時候,人是不辯方向的被它拽著跑,來不及想前面是懸崖或者大海。
大約是1999年,買到了《愛情重傷》的VCD。這幾年間,經歷了一些事和感情,但始終保留著對這部電影的好奇或者說期待,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自己一定會喜歡它。那張碟很好笑,第一片竟然是《瑪戈皇后》上半部,第二片是《愛情重傷》下半部,我和它的第一次接觸就是殘缺的,沒有開始,只見結果。電影的英文名字「damage」有破碎之意,想來是一種宿命。
這幾年在記憶中的,還有一部英國電影,忘記了導演和演員,只記得名字叫《隧道》。女主角非常漂亮,黑色長髮,體態優雅,對藝術有著極好的鑑賞力;男主角是一個畫家,在自己的畫展上對她一見鍾情,也許稱之為迷狂更為合適。她有丈夫,還與表兄之間曖昧不清,同時又不拒絕畫家的愛情;他愛她,但每日裡被嫉妒的烈焰燒灼,最後,一個深夜,在傾盆大雨中,他把刀子刺進了她的身體。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名字,我想像一個男人的心在幽暗的隧道中穿行,唯一一束陽光從裂縫照射進來,又很快消逝了,他只有在燃燒中毀滅自己。
這樣的男人大都天縱其才,天才的男人容易被感情毀滅。因為優秀,他們孤獨,所以才比平常人更渴望愛,想用愛來趕走虛空,那無處不在的佈滿了生命的虛空,凡高就這樣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前幾天在碟市買到了《愛情重傷》的DVD,在寂靜的夜裡,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開始和結束,覺得很熟悉,那些情節在我想像中已千百次出現。
英國演員傑瑞米艾恩斯在《愛情重傷》裡扮演的弗萊明,是我見過的最英俊的中年男人,身材瘦削,白襯衫,深色西裝,頭髮一絲不苟,他的臉像用錘子和刻刀鑿出來的,眼睛裹在冰層里,冰層下面有激盪的水流。當他在巴黎旅館樓上,看著對面房間裡的安娜和兒子親熱時,這個男人蜷縮著身體倒在床上,被孤獨擊的粉碎。
這是莫名的感情,只需看一眼,一切都已確定。弗萊明直勾勾地看著安娜,眼睛裡是宇宙誕生前的無盡虛無。他迷惑和無助,不知道該怎樣對待眼前的這個女人。他走過去,安娜滑下床角,雙臂向後伸開,她看著他,身體是順從的,眼裡是挑戰。弗萊明站在安娜面前,想把她捧在手心裡,哄她,輕輕蹭她,哀求她不要離去,又恨不能把她撕成碎片,吞下她的每一塊血肉,讓她痛苦哀哭。一切終結於性,身體和意志一起向深淵墜落,,如此恐怖,又如此悲哀。
朱麗葉比諾什常常扮演這樣有故事的女人——雙重性格,既是獵物,又是獵手,既脆弱又獨立,既自我保護又放蕩不羈。蒼白的安娜走在倫敦的晦暗街道上,是所有男人的陷阱和恩物,一襲黑衣裹不住狂亂迷情,一通電話,一串鑰匙,一道深淵,危險,而又迷人,她要嫁給兒子,又不放棄父親,當弗萊明的兒子馬克親眼目睹了他們的悖德之愛,摔下樓梯後,她消失在街角的人群之中。那句著名的台詞,「受過傷的人最危險,他們知道如何倖存。」
路易馬勒出生於1932年10月30日,是法國50年代崛起的新浪潮導演之一,1995年死於癌症。《愛情重傷》1992年公映,是馬勒的倒數第二部作品,時年馬勒已年屆六旬,他說:「我活的越久,就越不相信思想,而是愈加相信感情。」
片尾,很多年已經過去了。穿著紮腳褲的弗雷明提著一兜水果,繞走過異鄉沉默的街道,「人很容易遺世獨居,我旅行,直到找到我自己的生活,人到底是什麼做的,無從知曉。」在簡陋的房間裡,放著那幅當年與兒子和安娜的合影,他喃喃自語,「後來我只見過她一次,在機場。她沒看見我.她和皮特在一起,抱著一個孩子,跟別的女人沒什麼樣。」他說的很平靜,鏡頭慢慢推向照片,推向安娜蒼白的臉和漆黑的眼睛。
我覺得《隧道》也像路易馬勒的作品,殺了愛人的畫家待在狹窄的囚室裡,一束天光從牆壁高處的小窗射下來,他伏在一張小桌上,平靜地寫自己的回憶。
這樣的被感情毀滅的男人是多麼可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