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wjet
2007-02-19 09:14:36
Munich
關於這部片子,史匹柏的《慕尼黑》,觀影過程中我的心理壓力確實非常大。我是不習慣看滿屏血花四濺的影像的,所以我總是擔心片子裡的下一個鏡頭會不會又來個打翻番茄汁的情景,所以我肯定不會去看《電鋸123》之類的,儘管我看過介紹說裡面還講了一點兒大道理的。個人對影界不是很熟悉,不過看完片子之後查資料,就知道史蒂芬這老傢伙就愛搞點兒暴力恐怖的東西,像自己以前看過的有恐龍的小島、集中營救人,原來都是他的傑作啊。
其實我是把《慕尼黑》當作歷史片來看的,結果發現「被記錄下來的歷史」在史蒂芬的影像里已經拼湊剪接得支離破碎了,但這並不影響該片的歷史感。這不僅僅是道具和佈景的細節問題,而且這種回憶的方式恰恰道出了歷史記憶在民眾內心的模樣:場景+場景+場景+……因此,作為主人公夢魘的1972年事件,反而成了過於流暢的小說。所以,作為「歷史事件」的慘案不再真實,它在影片的末尾被主人公質疑,質疑他殺的這些巴勒斯坦人是否真的與慘案有關。而我們通過主人公的眼睛與他共同感受了這段屬於特工自己的個人史,異常寫實(不過後來表現炸彈專家的死的時候,就不那麼完美了,因為這不屬於男主角的經驗,而之前過多的同一人物的個人經驗使觀眾容易被情節混淆)。這種不斷閃回的敘事方法不僅有其荷馬史詩的淵源,也很貼近我們當今的時代某些「後現代」小說的風格,而經驗與「書本歷史」的互動也使得影片更具思考性。
考慮到影片的部份商業性質,明明白白說教式的對話隨處可見,所以觀眾不用動太多腦筋,吃著爆米花就能讀懂電影的主旨。我知道有些影評人對此感到很無趣,因為解釋的權力被收回到製片者那裡去了,那影評可以幹啥呢?顯然該片在技術上不如《世界之戰》那麼突出,於是被加上著重號的那些對話有可能降低了它的地位。有的影評還故意把電影情節跟所謂真實的歷史相比較,發現《慕尼黑》在很多地方美化了以色列入,不過我倒是認為,目前的殘酷性已經足夠給人棒喝了,特別是對於身處恐怖主義之外的大部份中國人而言——每次被綁架的人質幾乎總能安然無恙,我們的眼光也許就會少向巴格達瞟幾眼。如今在那裡,我不敢想像,在一個每天要被自殺炸彈殺死一百人的國家裡,還怎麼能正常工作生活下去;而如果我是一個國際大都會貝魯特的市民,當以色列不容分說地將坦克開進來時,我又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