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蘑菇の瓢蟲

2007-03-01 01:41:31

盛開在遺忘之後


《藍》是由法籍波蘭電影詩人基斯洛夫斯基執導的。這部影片是對內心的探討。有人說,基斯洛夫斯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詩情,又有希區柯克的敘事技巧,當代歐洲最具獨創性,最有才華和最無所顧及的電影大師。他所作的《藍》、《白》、《紅》被稱為威尼斯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三次大獎。他分析了自由倫理的欠缺,自由在實際意義上是不可能的,他表示即使在個人情感——這一最為私密的領域,人的願望自由也是有限的,所謂自由乃是一個牢籠。
鏡頭語言的特寫是運用的最成功的。記得朱麗通過電視看到丈夫和女兒出殯時的情景,為了證明白己的堅強,強忍住淚水,這樣就自然的形成螢幕上抽動的鏡頭,欲哭而不能,殘忍至及,可能這樣描寫反而更能表現她當時失去親人時的那份痛楚以及不能接受的心理。接著鏡頭拉開,又推上去。挖掘她內心的躁動,很細微,因為她當時的內心是十分波動的。朱麗思念丈夫都是用音樂來體現的,在賣鋼琴前的鏡頭特寫——樂譜上的音符,接著狠重的合上琴蓋。丈夫已經離開了,鋼琴也就沒有理由留下了,那只是痛苦的回憶,只能徒徒增添自己的思念,加深那早已被痛楚佔據的傷口。她選擇了逃避,方式就是賣掉以前的回憶,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當時她的思想已經不正常了。更讓人心靈觸動,更能帶動觀眾思緒的應該是她吃棒棒糖的情景,她把整個咬碎,持續了十幾秒,好像要把心裡積壓的怨氣全部發洩出來,也把回憶永遠吞掉,也是對自己的自私的心靈解放。否則,可能她將會鬱悶至瘋的。她嚼的是她的恨,是使她痛苦並需要面對的現實,引起她再次痛苦的記憶。可能在別人看來是一種愚昧的做法,但這也是符合邏輯的。。。。。。
值得關注的還有一些具有著特別意義的人和物。她的媽媽因為朱麗妹妹的死一直活在回憶之中,看到母親也增加了朱麗心情的沉重,無可慰藉,深深陷於痛苦的心靈,假如這樣毫無節制的完全沉浸於憂傷之中,人們又會在她身上再會看到一個暮氣沉沉的老人。幸運的是她最後轉變了。還有那個神奇的笛子,它代表著啟迪,幻覺,因為事實上朱麗的丈夫沒有譜出曲子,而吹笛人吹出的正是未完成的那首,他是想只要有愛都能吹出來吧!正因為他有愛,所以他說出「人都有放不下的東西」,但這也會把他累及一生。
影片中的光和音樂是美的表現,也是最吸引我的部份,有無的轉變,藍螢幕與黑的轉換,我不能確定導演的用意,只是十分喜歡,驚奇不已。常會見到她的面部覆蓋著像流水一樣的光,是心靈的躁動,也是美的修飾。當她和丈夫的情人對話時,朱麗臉上的是白光,另一個女人是黃光。當朱麗發現丈夫有情人時,不可能一笑而置,應該會有背叛的感覺,也有害怕。而情人此時正在懷孕,黃色皮膚很健康,心裡也沒有大的浮動,可能有預感吧。做愛後,朱麗的臉上紅中泛著白影,幸福的顏色——紅色。
還有音樂,當氣氛壓抑時就會響起大提琴。當不接受簽名時,並說這和我沒關係,卻響起了歡快而又清脆的音樂,是心理的轉變,由在乎到不在乎。影片中常有她游泳的鏡頭,其中第二次的音樂是濃重的,當她聽說丈夫有外遇時,很震驚,也失望,又出現了重音樂,直到她最後解脫了,再次出現了重音樂。最後隨著慢而輕的音樂到快而重,又到低又空曠又到快而重的音樂,她終於落淚了。朱麗沉溺於自己的痛苦而對其不覺,在淚水中得救,在淚水中得到救贖,生命重獲新綠。
從朱麗逃離生活現場,逃離原來生活到最後的重生是一個漫長苦難的過程。但走過來回想過去,原來也是如此。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不會同時朝同方向的,只有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