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聲走

2007-03-04 08:08:40

Marie-Antoinette


18世紀法國古典宮廷戲配上pop輕搖滾音樂會是什麼效果?儘管Sofia Coppola展示了那個時代華麗精緻的服裝,使它打敗了被許多人念叨的黃金甲,但我不相信她這麼下工本是為了原汁原味地展示宮廷生活,相反,我認為這更像是來自相反的原因,她其實想要顛覆宮廷歷史片的外在美學模式,或者還要加上一些女性的小小個人衣著癖好。


日本人看到美國人拍的藝妓會大罵爛片,中國人也無法忍受美國人拍的偽功夫片。所以法國人會對說著捲舌英語的路易十六與皇后嗤之以鼻。法國人當然也不會鳥奧斯卡,也許他們還會說這個服飾獎很無聊,但這並不妨礙我們這些事外人持觀賞態度,就像印度人愛看好萊塢的中國功夫片。
 

路易十六是歷史上有名的老好人,善良敦厚的超級鎖匠,但歷史沒有放過他,法國人民藉由砍下他的頭顱,宣示著新世界的到來,這也算是他為法國人民所做的最偉大的一件事。他的皇后則是有名的Queen of Debt,為了賭博她債台高築,但除此之外似乎並無惡名,在個人生活情趣方面還頗有建樹,如在凡爾賽宮中引入農家田園,過村婦生活。就像賈政要在大觀園中造一個田園風光的稻香村,我們大可指斥他的虛偽,但不能否認他的眼光。如此想來,這對末代夫妻,便是很值得美學家——而非歷史學家——考察的一對,考察的對象,可以是普通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也可以是他們簡單而又浪漫的心靈。


所以在音樂的使用上,除了一開始的稍不適應,中斷之後,明白導演意圖以後,就覺得,非得這樣現代的pop-rock音樂,配上如此古典的視覺的衝擊,就不足以表現這對有趣又簡單的妙人兒。


而且很明顯的,這根本不是一部政治片,也不是一部女性題材的宮廷歷史片,導演(也是編劇)以她女性的強烈的捕捉能力,發現到在18世紀的法國宮廷里,蘊藏著這樣一段在美學上可供她賞玩,供她挖掘的故事,這故事的政治性極強烈,歷史性極豐厚,悲劇性極壯烈,以致於一不小心,她就有可能掉入政治/歷史/悲劇的陷阱,而不是她所想要的美學的觀玩。所以她極小心地撇開了這一切,用華麗的視覺和與視覺矛盾的聽覺告訴觀眾,她要說的,止於這美麗又簡單的表面。

 
可能有人對這部片子的評價並不高,我也承認它的故事性不強烈,但故事的削弱有時也是一個過濾器,把想看故事的觀眾過濾掉,留下的,是可以看到畫面的,也可以看到路易的皇后在陽光下的田園裡悠然散步。


部落格:http://www.mtime.com/my/Lyeas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