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憶秋

2007-03-05 01:39:42

我喜歡的片斷和獨白


《巴黎,我愛你》作為嘎納影展的開幕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巴黎的17個小故事,涉及了素昧平生的人們,戀人,遊客,新婚或準備離婚的夫婦,各行各業,不同國籍(有中國的,法國人眼中的東方人真是讓我無語= =)甚至有小丑,吸血鬼的故事。看這部片子主要是因為扮演過《新呼嘯山莊》中的凱薩琳、《英國病人》中的哈納的朱莉葉·比諾什。不過事先我並不知道比諾什什麼時候出來,在第7個故事的開始,一個形容憔悴的母親出現了……她的鮮明的輪廓(因為消瘦而和拉爾夫·費因斯很像!),尖尖的鼻子,還有那雙激情、純真的雙眸!比諾什就這樣登場了!比諾什的那段飛越了現實……但她的演技的確讓人印象深刻……

這些小故事裡有一些我沒看懂的,不過也有幾段很我喜歡。其中一個講了妻子患了絕症,當她準備將這個消息告訴她的丈夫的時候,因為忍受不了妻子的種種怪癖,加上外面的艷遇,她丈夫正好向她提出了離婚(真會挑時間),但他的丈夫得知妻子時日不多後立刻改變了主意,和情人說了拜拜,一心一意地珍惜和妻子在一起的最後的時光。故事最後說道:現在,哪怕已經過了很多年,只要一看見穿紅外衣的女人(妻子生前只喜歡穿紅外衣),他的心還會顫抖。兩個黑人的故事中兩人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充滿了友善和純樸。還有一個講了一對新婚夫妻中因為妻子喜歡王爾德,而在蜜月期間去探望王爾德的墓,丈夫卻理解不了她為什麼如此迷戀他……只是因為我也一直有個夢想,去勃朗特們的墓地看看,妻子對王爾德的崇尚和喜愛讓我有如遇知音的感覺~

整部片子,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個故事,一個獨立的上了些年紀的婦女獨自一人(和她的狗狗)來巴黎旅行。對於像我這樣,喜歡法國的,卻不狂熱,也沒有更喜歡下去的可能性的人來說,從一個遊人的視角的獨白更能引起我的共鳴。婦人獨自找餐館,不隨團旅行,在花草馥郁的小徑和花園冥想……這是我最嚮往的旅行的狀態。她和我會被一個時段的情緒侵襲,悲傷〉幸福,我們都是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裡,那些過往的消退的記憶回來了,只因為小小的抓不住的情愫,就喜歡上了巴黎。


我很喜歡婦人的獨白:

……
但是,這段時間,我卻對自己的生活思考了很多,在街頭漫步,同時思考很多問題。我能……我能看到期待已久的東西。我期望能在那些地方找到,曾經在書里閱讀到的東西,能有一些奇遇。我相信巴黎人都很友好。
我參觀了一個著名的墓地,那裡埋葬了很多名人。有薩特和賽門娜德波伏瓦的墓,這是法國兩位著名的思想家,而且他們非常相愛,所以就葬在了一起。我還參觀了迪亞茨的墓,這也是個名人。坐在他的墓前的椅子上,向著他已經長眠,而我還在思考,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想起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姐姐,還有我的母親,於去年死於癌症。

一天,我和許多人乘電梯準備觀賞巴黎全景,忽然就不舒服了,可我沒在意,反正人人不可避免的。但我還是上去了。和許多人一起欣賞美景。真是很愜意。所以現在我就想,這樣生活著真幸福。在這個最高點,我俯瞰整個巴黎。很像告訴別人,太美了,是不是?可是身邊沒有人。我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戀人,他很想來巴黎看看。這樣想著,我又覺得自己很傻,因為我已經十一年沒見到他了。而且他現在已經結婚了,和我不認識的人

我找到了一個很小的公園,坐在公園裡,我拿出準備的三明治,慢慢吃起來,真好吃。然後就發生了一件事,某種很難言傳的事情。靜靜地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遠離我的工作,熟悉的環境和人,我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感情,我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情感,或是我期待已久的情感。但我不知道是什麼,或許是件我已經忘懷的事情,或者我從來都沒經歷過。我只能說,自己同時感受到,歡樂和悲傷但更多的是悲傷。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活著。是的,活著。正是從這一刻起,我開始喜歡巴黎,同時我還感到巴黎也愛我。



波德萊爾的詩句說:「萬惡之都,我愛你!」
粗淺地看完這部片子,雖然還是沒有更喜歡巴黎(可能因為我理解的不夠深),但我找到了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收穫了一種旅行的態度。一部片子的裨益,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對我,大抵就是這樣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