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安

2007-03-07 06:25:26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失敗者的飛翔



《麥田裡的守望者》裡說,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樣一本書:當你看完之後,特別希望作者就是你的好朋友,隨時可以打電話給她。對我來說,《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就是這樣一部「有意思」的電影,當我看完之後,願意坐在那裡繼續看片尾的字幕,希望主創們能夠回到兩個小時前熱鬧過的舞台上,講講這部「有意思」的電影,講講姨媽的這個「有意思」的後現代生活。
正如電影海報上所寫,最美好的生活不過如此,最悲哀的生活不過如此。影片以斯琴高娃扮演的姨媽為主線,穿插了鄰居灰帶魚、騙子金永花、女兒劉大凡等不同的女性形象,共同描繪了一段悲喜交加的生活圖景。影片前半段以一出出癲狂喜劇表現了姨媽在上海這個大都市裡經歷的種種後現代生活,而姨媽身邊的各個人物也次第出場:和網友一起策劃綁架的外甥寬寬,每天變換一種髮型的時髦鄰居灰帶魚,為救女兒而在街上碰瓷騙錢的金永花,當然,還有那個和姨媽搞黃昏戀卻最終騙得姨媽血本無歸的潘知常。而在影片的後半段,鏡頭從繁華喧鬧的上海轉向凋敝蒼涼的鞍山,電影的調子也急轉直下,清高孤傲的姨媽終於在種種波折之後失去了往昔的光鮮色彩。
同姨媽一樣,灰帶魚、金永花、劉大凡,無一不是自己夢想的埋葬者。每天換一種頭髮顏色的灰帶魚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真正能夠陪伴的只有一隻貓,而她也因為痛失愛貓誘發心臟病死亡;金永花為救重病的女兒碰瓷騙錢,在走投無路時默默地摘掉女兒的呼吸器,妄圖結束女兒和全家的痛苦;姨媽的女兒劉大凡,在粗鄙的言語和惡俗的外表下也隱藏著蠢蠢欲動的對繁華都市和美好生活的憧憬,然而在一番掙扎後依舊只能屈服於命運,繼續做一個廚子。
可以說,斯琴高娃扮演的姨媽,既是影片的絕對主角,同時也串連起了金永花、灰帶魚、劉大凡等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物。所以,《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在更大的程度上其實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現代社會中中下層女性生活狀態的群像。她們努力的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出口,然而當電影落幕的時候,透過姨媽不再有神采的眼睛,我們看到的是她們依舊在原地掙扎。她們無力擺脫命運和現實的枷鎖,就像電影中的姨媽,她為了自己的追求和夢想拋棄家庭來到上海,然而最終上海成了她的傷心地,她的愛情夢發財夢以及她在這座繁華都市裡曾經擁有的一切現實和夢想,最終都如鄰居灰帶魚的那隻貓一樣,突兀的死亡,草草的被埋葬,輸的片甲不留。
同樣將鏡頭對準女性,同樣有一個悲涼的結局,導演許鞍華的這部作品不由得讓我們想起她曾經的經典之作《女人四十》。然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對一個家庭的描寫,而這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卻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社會層面的狀態。誠然,《姨媽》在某些方面的遺憾使它還沒有達到超越《女人四十》的高度,但是仍舊不失一定的水準。更加令人唏噓絕望的是,《女人四十》中蕭芳芳扮演的阿娥還能以大哭來宣洩苦難帶來的壓抑,而到了女人五十的《姨媽》,知天命葉如棠只能以一句認命來祭奠這一段看似荒唐的過往。
電影結尾時姨媽落寞的身影讓我一度想起《孔雀》中張靜初的眼淚。大概是編劇李檣的某種情結吧,雖然沒有故意誇大苦難,卻也把某種壓抑的情緒渲染到了極致。
儘管有很多人批評許鞍華的上一部作品《玉觀音》,但是我依然認為能把海岩那本實在不怎麼樣的小說拍成那樣一部90分鐘的電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讓我們看到了導演不俗的功力,影片的整體構架,開篇和結尾的幾個長鏡頭,以及印象最深的女兒和女婿吵架那場戲的場面調度,無一不顯示出導演在沉澱三年後的一次成功的回歸。而關本良的鏡頭也恰到好處的捕捉了上海和鞍山截然不同的兩種色調。唯一有點遺憾的是久石讓的音樂,實在沒有什麼驚喜,開篇的一段音樂總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動畫片中熟悉的調調倒是很符合前半段誇張卡通的劇情,而姨媽葬貓的一段又多少有點過份煽情的嫌疑。
即使有一些不足和遺憾,這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仍舊是一部經典的值得推薦的電影。還是海報上的那句,最美好的生活不過如此,最悲哀的生活不過如此。看過這部電影以後不禁唏噓感概,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失敗者,只是偶爾,還渴望在失敗的天空下飛翔。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電影推廣主題曲《活過》by阿杜
一條路有多少分岔口
走呀走就不能再回頭
痛哭過因為執著
依依不捨那又如何

一棵樹長多高才足夠
風雨中有過多少惶恐
葉凋落也曾結果
花開花謝只為活過

感動的最初曾經的幸福
儘管我苦苦的追逐
再也找不回來時路

所謂的永久放下無助換自由
回憶埋在心最深處
種一顆會發芽的祝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