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里走單騎--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千里走单骑/RidingAloneforThousandsofMiles

7.4 / 4,556人    107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張藝謀
演員: 高倉健 中井貴一 寺島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lue jj

2007-03-07 07:40:43

《千里走單騎》電影分析


    《千里》是我今年考浙廣複試的考題,當時只是用了本片的結尾做考題。由於是考試所以看的特別仔細,也的確被感動了!但是考試的答題空間有限,所以現在在豆瓣上寫下這些東西。





    故事情節:主人公高田剛一樣,是個不善交流的人,一個人生活在日本北方的海邊。這天,與兒子在東京生活的兒媳婦給高田來了一封信.信中,她告訴高田和他斷絕來往已經十餘年的兒子健一現在重病住院,她希望高田到東京去看看兒子。可是到了東京以後,得知高田到來的健一拒絕見他。之後兒媳婦給了高田一盤錄像帶是健一拍的,希望他更了解兒子。錄像是關於中國雲南的面具戲(儺戲),健一還與雲南當地的唱戲人李加民約好來年再來雲南拍李的唱段「千里走單騎」。知道兒子喜歡面具戲後高田決定替兒子前往雲南繼續兒子約好的對李加民的拍攝。
    來到雲南以後我才得知那位兒子錄像中的李加民已經被關在監獄裡了,原因是一次酒後李加民由於聽到別人提起他的私生子,李激動之下就用刀把那個人的臉劃破了。
    於是高田就要求去監獄去拍攝李加民,但是外事辦不批准。高田就給了外事辦一捲錄像,在錄像裡面,高田向外事辦表明了兒子已經病危,並請求允許他到監獄拍戲。在了解了情況之後外事辦同意了。但意外的是,到了監獄裡,在李加民作好準備時,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私生子,一時泣不成聲,戲唱不下去了。看到這情況高田決定到石頭村找來李加民的兒子,讓他們見一面。
    在高田接了李加民的兒子楊楊回監獄的途中,他們坐的拖拉機壞了。在修理的時候,高田看到楊楊跑到了山里,就追了上去。但是在高田追上楊楊以後他們卻迷路了,兩個人在山中獨處了整個晚上,第二天他們獲救了。這時的高田知道楊楊不願去見父親,就還是把楊楊留在了石頭村。
    又一次到了監獄的高田給李加民看了楊楊的照片。看到了照片的李最後成功的唱出了「千里走單騎」。


    影片分析:
    景別:本片的主題「藍天下總有真情」在景別上有很多體現:
          片子一開始,遠景,高田在海邊,天上烏雲密佈體現了高田內心的
          失落和孤獨
          在高田第一次去監獄時在監獄的門洞外,遠景,有一個仰角鏡頭,
          畫面上方是藍天,高田和他的翻譯在藍天的背景下。
          接著這個鏡頭的是一個在門洞外拍攝的鏡頭,遠景,同樣是仰角拍
          的,但是這個鏡頭中與藍天同在的還有監獄的門洞,門洞擋住了藍
          天,顯得很壓抑,這時的高田從藍天下走進了門洞裡。這象徵了監
          獄裡的真情是被壓抑的,而高田將要接觸到監獄裡的李加民的那份
          真情。
          之後高田從監獄裡出來的那個鏡頭與上面寫的那個不同,這個是在
          監獄的門洞裡拍攝的,遠景,仰角,並與上面分析的鏡頭對應,同
          樣是藍天與監獄門洞同在,但是這時的高田的感情不只是與自己兒
          子的真情,還有李加民對兒子的真情。
          在高田留下楊楊在石頭村時,全景。高田坐在汽車裡,背景是藍
          天,同時汽車的玻璃也反射了藍天的圖案,高田的臉在汽車的陰影
          里,四週是藍天。這個鏡頭表現了高田和楊楊的真情,高田在汽車
          里,並且馬上會離開楊楊。
          在上面這個鏡頭之後的第十,十一個鏡頭,特寫(比較特殊高田和
          楊楊置於畫面的左下角),仰角。這時的高田終於走下了汽車,來
          到楊楊的身邊,他「屈尊」地蹲了下來,抱著楊楊。這個鏡頭裡感
          情豐富而且複雜。
          在高田回監獄的途中下車接電話的那個鏡頭,遠景。這時的高田接
          到了兒子健一的死訊。藍天下的高田,也和昔日的健一樣面對著雪
          山。這雪山終年堅強的孤獨挺立在大地之上,這雪山象徵了堅強高
          大的健一和高田,高田望雪山,看到了兒子和自己。高田面對的雪
          山,甚至也彷彿是健一的放大了的墳墓。
          本片的最後一個鏡頭,遠景。日本北海的海邊,高田一個人站在烏
          雲密佈的天空之下,望著前方的最遠處。這個鏡頭與本片的第一個
          鏡頭相似,相互照應。表現了高田的內心最後依然是寂寞孤獨,同
          時也是充滿悔意與愧疚的。
         
          同樣也是本片的主題,「不伸手也能擁抱」在下面的幾個景別中也
          有體現:
          首先是高田和楊楊在山林中迷路,高田抱著睡著的楊楊的兩個鏡
          頭,中景和中近景。還有高田楊楊分別時擁抱的鏡頭(前面寫
          過),特寫。 在這兩組鏡頭中,看似是高田和楊楊在擁抱,可是
          實際上高田擁抱的不僅僅是楊楊,更是這時已經去世的兒子健一;
          同樣的,楊楊抱著的也不止是高田,更是他從未謀面的父親李加!
          民!這樣複雜的感情很感人。
          在高田回監獄的途中下車接電話的那個鏡頭,遠景(前面也寫
          過).畫面里,天空下,高田凝望著遠方的高山,這時的高山綜合了
          高田父子二人的形象,同時看著山的高田也綜合了自己和兒子兩個
          人的形象。這時的父子二人終於都理解了對方,感受到了彼此之間
          的深深的父子之情。達到了精神上的擁抱!

          在本片的結尾,李加民唱戲時的慢鏡頭,景別由全景,到中景,再
          到近景,突出了李加民帶著關公面具唱戲時的形象。但是透過李加
          民,我們看到的是高田父子,以及千千萬萬帶著面具生活的人。這
          組鏡頭髮人深思,有深化主題的作用。
          

          在配樂方面,本片也做的不錯。
          片子開頭和結尾都是「千里走單騎」的唱段,首尾照應。之所以選
          用「千里走單騎」,是因為關羽是中國典型的硬漢形象,「千里走
          單騎」也暗含了硬漢人生路上的孤獨。所以「千里走單騎」很切合
          的體現了本片的主題。
          除了「千里走單騎」的唱段,本片的音樂大多是由洞簫,鼓,古
          箏,演奏的,同時也摻有叉和不易發覺的提琴的聲音。曲調悲涼,
          烘託了劇中人物的孤獨。
          
         
          雖然本片有著諸多優點,但是缺點還是無法避免的。最明顯的就是高田的畫外音有點多了。比如在石頭村村委會中的畫外音就完全沒有必要,畫外音的內容完全可以用景別,運動鏡頭這樣的鏡頭語言來表達

          對於本片的運動鏡頭,光線和色彩等在這裡就先不做分析了。
          
          
    總之,我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雖然它或許不能算張藝謀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但是我喜歡本片中男人的孤獨這一主題。是的,中國的經濟在發展,可是在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我們也越來越孤獨。雖然這種孤獨並不是因為我們都想要做硬漢,但是現在的我們都住進了高樓,彼此都生疏了;我們也都是計劃生育了的一代,我們沒有自家的兄弟姐妹,同時也就沒有了傾訴的對象,慢慢的也就不習慣去敞開心扉。
    (現在想想我和我的朋友在一起時大家自是談笑風聲,可是一旦分開以後才明白其實離開誰我也都無所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