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言子西

2007-03-09 20:35:42

【電影筆記】不幸的累加


獨自觀影,這個經歷是我觀影為數甚少,或者可以說是次數極微極微中的個例。保利的超大螢幕,豪華的座椅——有人不喜形單影隻,但我卻以為這是一種經歷,事事不必人前人後的蜂湧;形單便于思考。

寬寬來姨媽家過暑假,似乎姨媽的世界就要從寬寬的視線里一一出現。這個視角好像近似於朱天文的劇本《鼕鼕的暑假》,但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讓我失望了,寬寬的暑假很快過去,姨媽作為第一敘述人走了進來,開始了直對視者的敘述角度,直到姨媽在遭遇種種的失敗,返回東北,寬寬才再次出現,影片也在漫天雪花中結束,這有點像是作文章中的歸題。把題目定為《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我以為這是敘述角度下的敗筆中的無奈挽局。

如果,姨媽的角色內容只是圜於她對外甥的小氣、眼睛總是上瞥所意味的心高,以及傾心老潘,卻屢屢受到老潘的欺騙,直至騙到錢財盡空;善心幫人卻是幫助了一個困苦到極限的女人,極限到要拿下女兒的氧氣罩來做人生的解脫——陳述得舒緩,內容陳現的是上海鬧堂下的平民瑣屑,雖然演員皆是大牌,但是已經讓我看得疲乏,甚至覺得拖沓了。

我的意思是說,人物角色似乎有點蒼白,沒有一個說明,好像葉少棠沒有來由地立在眼前,今生的突兀。姨媽出院了,走在大街上,鞍山來的女兒哭泣用手指責,葉少棠低著頭一聲不吭,姨媽的今生交待這才得以圓滿。記得一篇影評,以為張藝謀、陳凱歌之流衝擊奧斯卡,選擇劇本脫不了媚外的心態;而朱天文在一篇訪談中提到,國外的一名影評人以為侯孝賢的電影〈童年往事〉之所以受到境外的關注,是因為選擇的題材是人之共性——家庭之愛、親情之愛。不管你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都能看懂。那麼,本片拿到國外,老外們是否能看得懂呢?老外們沒有文化大革命的切痛,他們是否能明白中國人在特殊紅色的時代,為何會做出失去人性的事——拋家棄子?

角色豐滿了,但是編劇太狠了,即使時代在做崇,但是一個平民人物,命運怎可如此衰落,冠之以「後現代」,倒底是為了給人物安上一個時尚的外衣,以求引目以求大賣,還是編劇在狠狠地以後現代主義奚落了那個時代悲劇人物一把。

片中的配樂不可不提,許鞍華請來久石讓擔當此任。當直削的高樓林立、城市的燈光閃現——這些鏡頭慢慢地搖過,音樂響起,一股涼意襲上身,有點悲愴,我在想,如果不是久石讓配樂,換做旁人,影片會是怎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