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檀香

2007-03-12 20:47:21

一尾被炙烤的魚——觀《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如果國內也分院線的話,我想它應該算藝術院線。
「後現代」這個詞本來就讓人玩味,很多人看到海報,還以為是一部生活喜劇。但是一看導演許鞍華-《男人四十》的導演,我知道這絕對不會是一部簡單的搞笑劇,也不會是一部以票房為目的的電影。
果不其然,影院晚上只安排了一個場次,我不得不在shoppingmall里晃蕩了一小時,才等到開場。
「後現代」,一直是用得多、用得濫,卻不知其意的一個詞彙。
-後現代主義是一個理論上無法定義的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形式約定俗成的言說習慣,來建立/界定,或者 ... 故此,要為後現代主義進行定義是近乎不可能的。
-「post」,也就是後現代的「後」,有一種超越的意思,有一種逆反的意思,也就是對工業社會、對現代文明表達出某種程度的反抗。
這是我G到的對後現代比較有意思的定義,結合整部影片,我把「後現代生活」定義為非主流的、非常規的生活軌跡,這些人經常游離在社會大背景的邊緣,被歷史左右,卻從未趕上潮流。
姨媽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表面上她是一個典型的上海市井女性的代表,口中罵著「癟三」,泛著酸,自認為是老牌大學生;透著時時處處的精明,比如為了省電費,不給外甥寬寬用空調。但是姨媽很「後現代」,貧窮、孤獨,沒有親人的溫暖,所擁有的知識也已被社會淘汰。周潤發的出現,給姨媽帶來了生活的最後一絲幻想和浪漫,最後因為一場騙局也活生生的泯滅了。
戲中片斷式的人物,比如方青卓扮演的街邊婦人一邊殺魚、一邊污水橫流,史可飾演的金永花為了救治呼吸衰竭的女兒在街頭碰「瓷」,最後無奈之下親手拔下女兒的呼吸器。這些小人物的境遇,就像繁華街市上一條被陽光炙烤的魚,無力的掙扎,最後奔赴人人預見的黑暗。
也許現代生活是被「粉飾」的,而後現代生活是直面的,哪怕它看上去不美。
許鞍華導演的片子好像都有一種歲月洗鍊後的感覺,沒有人生歷練和思想沉澱的人是無法掌握這樣的節奏和題材的。斯琴高娃、盧燕、周潤發、史可這些戲骨,不惜在這部影片中客串幾個鏡頭,足見導演的份量。
趙薇在戲的後半部份出現,她是姨媽插隊落戶生下的女兒,也是由她帶出了姨媽的過去。上海知青下鄉、和不愛的工人結婚生子、知青大返城、離婚回到上海。城市的光影在姨媽過早凋零的青春歲月中閃爍著持久的光輝,所以她是那麼毫不猶豫,毫無留戀,殊不知城市的腳步早就拋棄了她,狠狠的。
大家都喜歡一個光明的結局,可是許鞍華的特別之處在於她是徹底的,徹底的絕望,讓人一窺到灰暗的底子。現代生活的城市拋棄了姨媽,她回到了插隊的地方,回到無愛的丈夫身邊。最後姨媽啃著白麵饅頭的鏡頭,讓人徹底無望了。
在觀影的過程中,一直感覺影片的製作精良,配樂從不搶戲,卻恰到好處。周潤發和姨媽在老洋房陽台上穿著舊戲服,扮演「霸王別姬」的那段,脂粉水袖配合渾厚的音樂,像一場戲、一場夢,破漏的生活瞬間流光溢彩。後來看到工作人員表,配樂製作赫然寫著「久石讓」,果然是大師級的手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