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

内陆帝国/内陆帝国

7 / 47,831人    180分鐘 | Poland:197分鐘 (Camerimage Film Fest)

導演: 大衛‧林區
編劇: 大衛‧林區
演員: 蘿拉鄧 傑瑞米艾朗 賈斯汀賽理斯 伊安艾伯克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檎

2007-03-14 19:41:19

內陸帝國:夢劇場


去電影院看戲,座位離螢幕最好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保持理智的距離有利於保持一名觀衆的主體性——但是這天約去cameo看大衛林奇的新片,大家都覺得靠前比較好:對於林奇打造的惡夢,最好的觀看方式是身臨其境。

Inland Empire首先是一部大衛林奇的電影,熟悉他的觀衆能在此片裡找到夢境和現實的混淆、時間維度的漩渦、身體局部的戀物式特寫、空間環境的超現實風格、謀殺和懸念等林氏標籤;其次,這是一部關於電影本身的電影——這當然不僅因爲敘事主綫之一就是拍電影,幷且穿插明星節目和荒誕情景劇片段——舉幾個典型意向:反覆出現的紙上穿洞和眼部特寫象徵電影觀衆的窺視目光(voyeuristic gaze);片中的電影裡的夢境般的情節正是電影世界的隱喻,在影院的體驗和夢境相似,你被黑暗包圍、一切發生在無意識層面、無法區分現實與假像;女主角從電視里走出來擁抱坐在床沿流淚的女人,如果將這幕看作觀衆通過螢幕形象(或ideal-ego)建構自身主體的鏡像理論實踐,那麽林奇便是在説:擁抱電影吧,擁抱你的鏡像吧,電影即真實……你以爲懸念在逐漸水滴石穿但發現不合邏輯、便歸之於林奇的虛構敘事,當你以爲夢境和虛構可以解釋一切卻被告知這是在拍電影,那麽你接受片中導演的虛構敘事、期待主角回歸正常生活,但電影繼續不合邏輯地上演,最後你放棄理解,放棄你作爲觀衆主體的邏輯思考,像主角一樣坐在沙發上微笑,看所有演員用歌舞狂歡包圍自己、慶祝酒神精神對日神秩序的勝利。擁抱電影吧,進入電影吧,大衛林奇用否定之否定給你最真的真實。

電影的高潮發生在主角走進電影院、看見螢幕上放映著之前自己剛剛參縯那幕那一刻——螢幕裡的電影院和我身處的環境的幾乎一模一樣,座椅猩紅,燈光曖昧。林奇一下子把你從情節里拔出來、但又用夢境般的場景暗示你的真實處境:選擇去電影院就是選擇入夢。

但你必須有條件去影院實踐這一觀影過程才可體會這一層。坐在電影院三個小時那麽長,你被迫接受導演故意拖長的前奏和不明所以的晦澀伏筆,被迫接受所有高潮和低落、所有夢魘片段和甜蜜時刻——不像在家裏你可以隨時中止起身喝水如厠——如你無法控制一場夢。你看到身邊人移動身體、感覺到他們的呼吸和驚愕,但像束手無策的惡夢裏沒有誰能改變誰,作爲造夢者你是那麽無助。

只有到結尾放人員明細,看到Jeremy Irons的名字我才和Rosie不約而同笑出來,繼而留意原聲麯目,噢有Beck有Dave Brubeck有Nina Simone還有林奇自己,難怪,品品管證,在明星造夢夢造明星的辯證遊戲中,林奇比荷裏活更荷裏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