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瑪珂德--I Remember

阿玛柯德/我记得/想当年(港)

7.8 / 46,879人    123分鐘

導演: 費里尼
編劇: 費里尼 托尼諾蓋拉
演員: Pupella Maggio Armando Brancia Magali Noe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生之欲

2007-03-26 04:31:43

阿瑪柯德(又名我記得,我當年)


義大利與法國1974年出品
編劇:費德里克•費里尼
      托尼諾•奎拉
導演:費德里克•費里尼
攝影:朱塞佩•羅圖塔
主要演員:布魯諾•扎寧
          普佩拉•瑪久
          阿芒多•布朗齊亞
  

    影片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義大利小城博爾戈,少年蒂塔生長在一個吵鬧的大家庭中,他同小城居民一同經歷了為迎接春天送走寒冬而舉行的營火嘉年華。他厭倦學校枯燥的課程和教條刻板的老師。他同一群夥伴們四處遊蕩惡作劇,因此也常被父親追打。他也目睹了法西斯在義大利的迅速興起。同時他又對性充滿了渴望與疑惑。他去教堂懺悔,當神父問他有什麼罪孽時,他坦誠了對性的幻想,並且腦海里立即浮現了幾個女人的形象:那富有魅力,一心幻想能嫁給美國男星加里•庫珀的克拉迪斯卡,那個和所有人做愛的伏爾皮娜,還有那個奇胖的女店主。他又和全城人共同出海看那條巨大的輪船。他與家人帶著有精神病的叔叔去玩卻鬧得笑料百出。他幻想成為賽車手從而帶走克拉迪斯卡。他的母親在秋天那場早來的百年罕見的大雪中去世了,而葬禮後不久,克拉迪斯卡也嫁人了。蒂塔和小城一起經歷了春夏秋冬,品味著喜悅、傷感和困惑,也送別了他的青春。
    費里尼回家了。這位出生於義大利亞德里亞海邊小鎮裡米尼的電影大師在他53歲之際拍出了這部半自傳體的影片《阿瑪柯德》。影片中的小城博爾戈即里米尼,阿瑪柯德為當地方言,有「我回憶」的意思。早在1953年費里尼就曾拍出過另一部半自傳體影片《浪蕩兒》。影片重現了他是如何從一個里米尼的浪蕩兒成為一個去羅馬尋找夢想的青年的故事。事隔二十年後,他又再次回到了他的故鄉,回憶故鄉的那些有缺點的又十分可愛的人們。這是一部關於義大利人們群像的影片,也是費里尼獻給他逝去青春的影片。在影片中他表現出一個義大利人對家的依戀這一典型特點。這個特點在很多義大利導演(包括義大利裔)的影片中都有體現。似乎義大利人對家庭的重視已經注入到他們的血液之中,成為他們生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費里尼用一種他在本片前一部影片《羅馬》中使用的類似散文的結構來講述這個故事。《羅馬》也是他的一部半自傳體影片。他用《羅馬》與《阿瑪柯德》這兩部有如義大利歷史民俗百科全書的影片表達了他對影響他終生的兩座城市:「永恆之城」——羅馬,以及故鄉——里米尼的愛。在《阿瑪柯德》中。費里尼再一次把他拿手的間離效果進行使用。他設計了一個律師的角色,這個角色帶著明顯現時的,一成不變的軀體,永遠推著輛自行車,穿行於記憶中的人物和事件中,並不時與觀眾述說青春軼事。這個可以視為費里尼的角色正是他與觀眾交流,帶著觀眾進入他記憶中的青年時代的手段。所以費里尼並不只想讓我們單純地看到故事,因為故事在這種間離效果面前已經失真、變形了。一切都已經鍍上了一層像影片中出現的大霧般的朦朧之色。費里尼將一切都介乎於真實與不真實之間。而這才是青春最真實的感受,也誠如費里尼說過的那句話一樣「夢是唯一的現實。」
    影片在一片漫天飛舞的蒲公英中開始,似乎在暗示著這一切都只是回憶的夢罷了。從此影片便在這種介乎於真實與夢境,回憶與想像之間緩緩展開。開始就是一場盛大的迎春營火嘉年華,春天是青春的開始,是少年對性朦朧渴望的開始,是前俄底浦斯時期的開始。蒂塔對父親的抗拒和對母親的依戀以及對成熟女人們的渴望都是前俄底浦斯階段的體現。蒂塔暗戀著魅力十足的紅衣女子克拉迪斯卡,而克拉迪斯卡在全城都是男人們所追逐的對象,她成為了成熟與性慾的象徵,他那如慾望之火的紅衣讓她好似青春女神赫柏般令人著迷,使得她成為了少年們從青春走向成熟道路的指引者。影片也因此濃墨重彩地描寫了這個女人,描寫了蒂塔對他的種種幻想,表面上他們之間什麼都沒發生,但是克拉迪斯卡卻不時影響著蒂塔的心理變化。但是少年的青春總是充滿傷感與無奈的,蒂塔只有在幻想中成為賽車手才能贏得克拉迪斯卡的歡心,而他在大雪中與克拉迪斯卡的錯過彷彿也暗示了一切都只能是幻想罷了。那雪中開屏的孔雀恐怕也只是青春最後的美麗夢幻吧。而也正是在這場大雪中,蒂塔失去了母親,也結束了他的前俄底浦斯階段。大雪在這裡被抽象化了,它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它更像是一場儀式般,見證著少年青春的逝去。然後,春天又來了。而克拉迪斯卡也嫁給了她的「加里•庫珀」。費里尼用一個遠眺從這場青春的回憶中抽身而出,他告別了他的青春,走向成熟。然而,蒂塔真的代表了費里尼嗎?其實這只是費里尼在和觀眾開的又一個玩笑。蒂塔的原型其實是費里尼小時候在里米尼的一個摯友,影片中的蒂塔家庭的原型也是他朋友家庭。那麼費里尼在哪呢?難道除了那個律師外他真的就不存在於這場關於青春與記憶的幻夢中了嗎?當然不是,費里尼又怎麼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呢。其實他老早就在不知不覺間中潛進了這個大夢之中了,那個老答不出數學題被老師責罰的,在法西斯的大檢閱中幻想自己與暗戀的姑娘結婚的有些愚笨的小胖子才是費里尼。費里尼在這個獻給好友與故鄉的青春記憶中展露了一個真實的自己,只不過這個不起眼的小胖子或許還是被人們忽略了。這也許才是費里尼真正想要的吧,這樣他才能真正地作為一個旁觀者去回憶這場美妙的青春之夢,也只有這樣,這場夢才會變得如此的奇妙怪異、五彩繽紛。
    當然影片不單只是關於青春的描寫,而影片的主角其實也不是蒂塔,而是小城的居民。是這些有缺點,而且缺點十足的可愛的人們。只不過費里尼用記憶的夢編織了一張大網,將他們都網羅其中,也讓一切都幪上了一層夢的色彩。他通過蒂塔來回憶青春,而這些人們才是他青春之夢的全部真實。而也許正因為這不過是場青春的夢罷了,所以他記憶中的人們才會如此的怪異而鮮明:總是穿著紅色衣服的克拉迪斯卡、奇胖的女店主、刻板的教師、妓女伏爾皮娜、蒂塔好色的爺爺、脾氣暴躁的父親、神經失常的叔叔、還有奇怪的律師、老盲人手風琴手、怪異的納粹等等,當然還有那個笨笨的小胖子(費里尼正躲在一旁偷笑呢)。應該說費里尼將一切都漫畫式了,他用這種可愛的方式去回憶,去諷刺,辛辣而不暴戾,喜劇感十足卻又充滿感情。這也與他是畫漫畫出身有關。而他所有影片中的人物也大都是這種漫畫式的,他用這種形式塑造了無數精彩的群像,勾畫出人生的種種線條。他的人物誇張失真卻又讓我們覺得無比真實,因為他們的情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也許對費里尼或者對我們來說,夢真的是唯一的現實。
    影片的攝影朱塞佩•羅圖塔在本片中表現得也異常出色,他也成為費里尼後期影片的主要攝影師。他在本片中拍攝了許多堪稱是夢幻般的鏡頭。他將費里尼那種瘋狂後的寂靜展現得完美無缺。如:開頭漫天的蒲公英,小城盛大的營火嘉年華,法西斯大檢閱,海中出現的巨船,大霧中的白牛,飛馳的賽車,雪中開屏的孔雀,最後的葬禮與婚禮等等。一切複雜的、充滿節奏和運動感的想像力十足的鏡頭在這裡成為了現實。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海中巨輪那個段落,這可以說是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段。小城居民從得知巨輪的消息開始,到集會上船出海,再到等待直至巨輪出現的這一個過程,攝影機始終有條不紊地遊走其中,通過不同的景別、不同的角度去表現人們的行動,他們的反應,以及等待時的焦急和巨輪出現的一剎那時的那種狂喜。巨輪與狂喜的人們由此組成了一幅壯麗的群像。而在出色的攝影之下我們更得關注的是費里尼最為世人稱道的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他的蒙太奇運用的最為波瀾壯闊,怪招百出且詩情畫意。蒙太奇是費里尼世界的支架,將他的影片的意義連接到各種意義當中,有如魔術一般,讓單純的事物有了不同的含義。
    此時的費里尼早已不是新現實主義時期的那個毛頭小伙了,因此他對待現實的態度也不再是新現實主義者的態度了。他開始進入了超現實的世界(夢的世界)。比如他對待納粹在義大利迅速興起這個現象,他所採用的就是一種頗具喜劇感的諷刺,他將納粹的大型集會變成了一個小胖子幻想中與他暗戀的姑娘的婚禮(費里尼又該樂了)。他又用性來開玩笑(顯然這是費里尼很喜歡用的),他用蒂塔的瘋叔叔在樹上不肯下來,反而大喊他要女人來諷刺納粹時期對人精神和性的壓抑。費里尼就是通過這樣的充滿喜劇感又刁毒的諷刺來批判社會。他向我們展現的是一個個全景式的義大利社會群像。
    影片中費里尼一如既往地將他所鍾愛的元素放入影片當中:小鎮、大海、胖女人、喜劇、美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巨星、超現實主義的場景、尼諾•羅塔(義大利著名配樂大師,費里尼自認的最好的合作者)、母親、葬禮、電影院等等。他用如此多的複雜又單純的元素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熱鬧的夢的世界,一個記憶中的青年時代,一個故鄉的人物群像,一個義大利社會的縮影,一個唯一的真實。
    影片獲得了1974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