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蘭徳伊若

2007-04-01 02:13:04

飛不起來的夢想——《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看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和幾個同學在影院看的。人多的場合容易把有點幽默因素的電影看成搞笑片,周潤發的表演頻頻引起笑場,一度疑惑此片為搞笑片。影片結束方知此片展現了眾多人物的悲哀,影片中的人物生活中都有著深深的不幸,有著大悲涼,不與他人相道的心底的悲涼。
  電影中周潤發(潘如常)的票友扮相背影看過來肩部可用熊腰虎背來形容,並不是傳統票友身架瘦削,玉樹臨風的感覺,也沒有柔弱的文人氣息。在一群老態龍鐘,慈祥的樂器愛好者中,他實在打眼,不像是晨練的退休者。他自稱教過書,專門研究過楚辭」,「一生只對美的東西感興趣,美食,美人,美景……寫過兩句詩「平生只有兩行淚,半為浮生半美人」。撇開這些不談,擁有不錯外表並且懂得欣賞好東西的男人,卻沒有家庭且無固定經濟收入,年過半百仍形影相弔。
  斯琴高娃的葉如棠是上海知青,年輕時學得標準的英式英語,生長在那個蒼涼的年代(就是自然災害之前那幾年出生的人,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知識青年下鄉,下崗,他們的經歷相當不幸,有人曾說他們這一代是被現代社會淘汰的一代),委曲求全地嫁了個老大粗。後來可以返城了,義無反顧地捨棄丈夫和女兒,隻身回上海,而上海,並非當初的上海,除了留有她少女時代的夢想,人不是當年的人了,物也不是當年的物,曾經的十里洋場,葉如棠並不能如魚得水地在自己的出生地享受自己心底的閒情逸興,要生活,要有經濟收入,多麼窘迫,夢想受到現實的遏制。我以為上海人都以為外地人是鄉下人的想法是在相當深厚的認知基礎上產生的,這裡面有上海人的理想和夢想,也有上海人的精神支柱,他們生活質量的準則是什麼,都在一個上海里醞釀出,並斷續昇華到新的覺悟層次。離了上海,這些人,尤其有點文化的,就像離開大地的古希臘神話中的安泰一樣,沒了激情也沒了鬥志。
  葉如棠的丈夫是個老大粗,是老大粗中的極品,邊看電視邊刷牙,牙膏沫子噴一地。不愛自己的女人,他聚她,妻子要離婚,他也放了,老婆回來了,他也要,看電視可以哈哈大笑,我還在想看的是不是趙本山的小品呢?是一個頭腦簡單,性情直率的人,典型的東北人性格。賣貨時的那句「不是真皮的我吃了它」,都透著東北漢子的豪爽之氣。他年輕時也有夢想也有自己獨特的追求,但屈服於現實的生活了,生活就是如此,他適應生活,這就是他的人生態度。不和人生過不去,不去抗爭也不去哭鬧,該怎麼著就怎麼著。
  水太太衣著高貴,天天換假髮戴,女人對自己的打扮單看一個髮型就知道,她能如此用心對待自己的髮型,說明她有生活的激情,生命對她還是很有意義的,她的悲哀在於她的寂寞,有錢但缺親情。她的貓排解了她的寂寞,對她意義非凡,葉如棠是她的朋友,可以讓她去和她說任何事。最後貓死了,她也活不長了,我從中看到眾多老年人的悲哀。支撐這些老年人生活的精神勁兒真的很脆弱。 
  劉大凡,不是愛的結晶,委委屈屈來到世上,母親的心高氣傲,父親的平庸麻木,造成她不可能嫻靜的性格,她浮躁,內心永遠有著爭鬥,很少寧靜下來。她與生活頑強地抗爭,一次次頭破血流。自幼得到父母的愛少,也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片中與母親與男友的兩次爭吵,從趙薇的面部表情可以感受到劍拔弩張的氣勢,這也是很多痛苦過的女人的潑婦狀吶喊。許多女性心底都有著小姐情結,公主情結。可又現實著貧賤婦人的生活。
  飛飛,洗衣店女工,微薄的工資養活兩張嘴。最後送走了自己的外婆,送別時,她心裡淒涼無比,相依相靠又曾帶給自己莫大傷害的外婆不再和她生活在一起了,從今以後她要獨自面對生活,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希望有一天能夠整容。
  飛飛的外婆,慈祥的老人家,熱情好客。辛辛苦苦一輩子,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症。
  金永花,剛強的母親,感激收留她的葉如棠,從自己騙來的錢中抽出買魚的錢來表達謝意。耗著她和丈夫的女兒,令她痛苦無奈的女兒,有足夠的錢她一定會願意伺候她的女兒一輩子,可是這樣三個人都這樣耗著,她寧願女兒死了好,再生一個,「再生一個」就當是這個女兒的轉世。
  金永花的丈夫,對老婆唯命是從的男人,身上有最樸素的做為一個丈夫的品質,煤礦里為女兒弄治病的錢,生活的悲哀並不表現在他的臉上,他和葉如棠的丈夫是一類人,只不過他更幸福一些,沒有女兒卻有老婆。
  金永花的女兒,渴望生活卻沒條件生活的小生命。
  最後的男孩,葉如棠的外甥,衣食無憂,手機,MP3等數位產品裝備齊全,並且即將赴澳洲留學,似乎是片中最幸福的人了,但是片尾,他輕聲說道:「我喜歡一個人」「但我知道她不喜歡我」「因為我是個瘸子」。對自己無比自信的劉大凡聽後無語。這是他們之間的隔膜,劉大凡也懂得了一個瘸子的世界。
  這麼多人,沒有一個能夠笑傲自己心底的江湖,縱想張牙舞爪,卻為現實屏障阻住鋒芒,人性不能得到盡情發揮。
  從初看此片時的歡笑,到最後的沉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