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秘窗--Secret Window

秘窗/秘密窗/笔下窗狂

6.5 / 210,148人    96分鐘

導演: 大衛柯普
編劇: 史蒂芬金 大衛柯普
演員: 強尼戴普 瑪莉亞貝蘿 提摩西赫頓 約翰特托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ih

2007-04-05 19:32:34

渴望,人性的「秘窗'


人總是渴望的,從出生開始對世界任何東西的渴望。可是人總是束縛的,長大成形了之後總有東西是身份之外的渴望。一個白領對流浪漢不修邊幅的渴望,千金小姐對酒吧女郎放縱不羈的渴望,安份良民對博殺嗜學的渴望。當你只能困沌於社會中自己的角色的時候,如何接近這些遙遠的憧憬?現代社會的新心理哲學命題。
電影總給人解決現實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且愛用極端的手法,強尼德普的新片《秘窗》中就出現了一種靈肉分離式的追求生活另一極端處的渴望的方法,人格分裂。
當他是一個無名的小說家,當他只安於自己的小房子裡的生活,當他看到妻子紅杏出牆,當他企圖殺了那個獰笑的姦夫……這種生活的極端跳躍嚇壞了當事人的記憶意識,於是他的記憶選擇了空白,在自己無法控制下成了特定對象失憶。可是問題沒有解決,他需要強力,需要無法無天,需要不惜血本去摧毀那些給他的生活帶來的傷痛裂痕,而小說家的自己無法做到。那個人適時的出現了,剛好在他失憶的期間,做了他內心渴望的一切。清醒來的小說家看到這陽光下的罪惡,如何憤怒,恐懼,可捫心自問,那不是他的渴望嗎
於是終於發現那個幹盡壞事的人是自己,一個假的分身。知道最後,鬥爭都無法結束,那個殺人魔時而蟄伏時而甦醒,成了小說家筆下的主人翁。
想起另一部經典電影,布萊德皮特的《搏擊會》,其中安份,拜金,怪癖的小職員也遭遇了另一個醒目,幽默,強壯而且桀驁不羈的自己,他成了這個自己忠實的崇拜者和追隨者,直到發現他的野心膨脹到快要摧毀了自己心愛的東西,是的,他覺悟了,向自己開了一槍……
不知是這種自毀式的結局還是《秘窗》中延續式的結局更能夠解決我們的渴望。面對的都是真實世界的存在,都是人性的正常慾望,但人只能佔據一個社會的角色,不管你多麼強大,多麼富裕,多麼有個人魅力,你可以延展自己的觸手去接觸更多的地方,但始終只是一個盤踞的自己,不可能得到所有,不可能成為所有,也許有的人生活中充斥了太多滿足,也許他學會知足常樂,可是誰保證生活中沒有天災人禍,誰保證人的感性不會義氣用式,不會忽然愛上某個人,誰保證擁有的一切,目觸的一切,手及的一切不會轉眼成空?於是人終究無法躲避世俗的慾望,即使信仰也有得救獲贖的渴望。
有的人選擇放手心嘆,有的人不擇手段,有的人精神分裂
可是那個去扮演自己的另一角色的人呢?那個角色得到的,他本身也得到了嗎?那個分裂的自己幸福了,真實的自己也能快樂嗎?
不斷的追求渴望到底是生命的終極嗎?還是只是電影的表達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