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天

2007-04-08 07:37:30

路上那朵雛菊


火車飛馳穿過鄉間田地,一陣陣風掠過路邊小草的面頰,那一臉燦爛的橘黃,依然在不和諧的偉大中的尋找自己的自由的空氣。火車站是很多人旅途的開始,也是很多人旅途的結束。姨媽撐著那把傘,急切的來到火車站接自己的外甥,我有理由相信,姨媽是絕對真心希望這個外甥來上海玩的(看完的人,都明白)。聲聲的呼噢,嚇倒了老人,正如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撇清自己的罪過就是第一反應,我們可愛的姨媽也一樣,撇清撇清就是要撇清。小孩的執拗是大家的通病,新的一切揭示著,新的旅途開始了。
  劇情的發展,像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姨媽,他小氣,精明,喜歡為自己找臺階下,好面子。標準的一個普通小市民。為了空調的電費,還可以欺騙一下小四眼,對著一堆鳥,心中不斷咒罵那個飛飛。
  戰戰兢兢的去放好錢,可是卻勇敢的舉起了那只認錯的手,保護很純淨的心靈。小雛菊不見得很偉大,可是小雛菊有自己的陰涼,不一定能成大氣候,可是為了那棵小草擋住太陽,還是那麼的堅定。背影再次穿梭在火車站的人群,我先走了,隱隱約約看到中年發福的身軀,與路人相撞,各位莘莘學子又有多少次,能看見送自己的人蹣跚的背影,看見的時候,那份心酸個中明白。體會到的不一定是最溫暖的,可是離去的蹣跚帶走了,我們最深的思念,擁擠的人群夾雜著模糊的油畫。
  世界上的騙子是被逼的嗎?深深的傷口帶著最原始的哭泣,離開家鄉來尋夢的人很多,帶著最後的悲哀離去的人更加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青花瓷瓶碎了,一地的碎片,碎的是姨媽無奈的心。恨不得,恨不得,恨了誰負責,那張紙條,新鮮未乾,明白的離去,小魚帶著鮮活的氣息,可是命運由不得你安靜的喘息。
  質問是心痛的,可是偽裝的騙子,就算被看穿,依然是彷彿看得見的月亮,很大,很亮,很圓,可是背面依然迷離。
  罪與罰,犯了罪,就要被罰,可是,不是自己的罪,卻要承擔最後的罰,平時爭吵的人,不見得最恨,平時最煩的人的離去,才明白離開也是一種懲罰,懲罰不見得需要直接而明了,懲罰也不見得是別人扔下的地雷,懲罰是一個好人的救贖。
  最後謊言的揭穿才是一切的根源。命運的輪盤從未因為自己的逃避而停止轉動,當年的離開帶著的箱子依然沉重,牙齒的崩潰更是心靈的崩潰,一盤沙粒城堡的崩潰可能就是因為一個小沙子的到來。老人院的車,刺目的陽光才是最後決定的根源。
  很多時候,旅途很累,目的地也很遠,但是為什麼要尋找目的地呢?誰又說過,旅途就是為了尋找目的地,旅途不一定需要目的地,但是旅途一定要尋找,尋找自己丟失掉的東西,尋找到的是什麼自己明白?姨媽的旅途尋找到了回到原地的理由,回到出發點的寄託。旅行的意義來著出發地的最終召喚。大月亮的背面是因為有正面而存在。
  小雛菊綻放好了自己的精彩,就要收回使命一般的給小草最大的空間。風中獨自的吞食,被吞食掉的何止是那個白饅頭,被吞噬了最後的力量的小雛菊在風中顫抖。
  綜觀整個影片,主線清晰,層次明確,高潮不斷,特別是幾個配角的演繹,簡直是絕。從街頭小販,到打工婦女,到女兒的驚鴻一瞥,都是不錯的選擇,許鞍華的作品層次感很強,聯想到《女人四十》,一樣似水的年華,一樣運轉的齒輪才是最後的歸宿。
  最為值得一提的是,斯琴高娃和周潤發家裡穿著戲服的一段,如痴如醉的神情,忘記歲月的痕跡,久石讓的音樂緩緩傾斜,娓娓道來一幕幕心酸的回憶,甚為經典。至少,劇本,導演,背景音樂都是極其考量的。
  電影唯一的欠缺來自周潤發,演繹過頭,過猶不及,明明可是成為重頭戲的一個戲碼,讓人覺得十分雞肋,完全不如幾個小配角帶來的驚喜那麼多那麼深。只是像一個引子一樣,拖延了時間。
  旅途很辛苦,人如果不夠俗,就體會不到人的滋味。俗氣的姨媽,成就了普通人的最大的旅行。
  
  個人體會,不喜勿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