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史瑞克--Shrek

怪物史瑞克/怪物史莱克/史瑞克

7.9 / 736,521人    90分鐘

導演: 安德魯亞當森 維基傑森
演員: 麥克邁爾斯 艾迪墨菲 卡麥蓉狄亞 約翰李斯高 文森卡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pk

2007-04-23 23:37:17

基督徒看《史萊克》


卡通、動漫為現代視覺藝術拓開一片雅俗共賞的新疆土,憑藉其老少咸宜的藝術形式贏得了無數擁蹩。我個人也一直都喜愛,所以《史萊克》一上映就看了。主流造型設計、傳統英雄救美故事、更富張力的色彩……夢工廠傾力打造,都在意料之中。
  
商業片總是缺乏回味的餘韻,幾年後聽聞《史萊克Ⅱ》即將上映,腦里浮現的只有一個局部畫面——史萊克那雙小喇叭耳朵(通常動物、鬼怪的耳朵都是葉狀)。是的,整片故事的造型設計最閃亮的創意就是這雙耳朵。它給人的是什麼感覺呢?怪異、新奇、詼諧、丑……但醜得可愛!這是一個頗難名其狀的感覺,雖然視覺呈現上它其實很簡單、明晰。這感覺召來蠟筆小新、口袋怪、流氓兔……更多與此相似的……它們的共性是什麼?丑!
  
丑,是一個基本的審美範疇,傳統美學概念中還有崇高、優美、藝術丑……那麼,怎麼啦?是不是成功卡通造型都擠向審美範疇中的一個角落了?……米老鼠!呵,這昨日黃花的閃現拖兒帶小地拉出那些一二十年前老掉牙的卡通形象,唐老鴨、貓和老鼠、小叮噹……那是什麼?那是一個以優美為導向的時代——曲柔的線條勾勒、溫暖的顏色調性、曼妙的肢體語言、靈動的幻想創意……而現如今的「丑」設計對立著過去的優美,比如口袋怪物是局部醜化,在本來柔順的耳廓曲線出現堅硬衝突的角(角是好鬥的符號);而代表早熟兒童的蠟筆小新身上則缺失了靈性之美的雙眼;流氓兔則整個內在性格都是惡劣的,只是行為被限定在無傷大雅的惡作劇範圍內罷了。
  
是的,主流改變了,從審美範疇上的優美走向丑,不管是線條、形體、色彩、內涵……內涵?史萊克是一個救美的英雄,最後為公主所感而克服自卑接受真愛,這訴說的首先是英勇,然後是真誠。那麼該怎麼說呢?是不是在這翩翩大腹的醜陋、蠢笨外型里卻有著美好的精神內涵?顯然,影片如是說了。
  
為什麼是這樣一種內外相左的「怪物」?思考到此方向已經改變了,轉到接受的這一方來,因為商業藝術究竟是以被接受、以社會認同為導向的。一個卡通、動漫的成功,本身就意味著迎合更多人的共性、贏得更多人的認同。那麼這種具有內在美的醜陋「怪物」肯定在說明著這一時代主流群體的意識形態。
  
我住在一個四季如春的文化古城,小城歷來有著很親和的人文環境。不久前,一位弟兄向我講述了一樁生活小事,他路遇一老者拖人力車陷於窪地,他本能地伸手推了一把,競惹得身邊幾位一同經商的朋友大跌眼鏡,一番「活雷鋒」的挖苦和嘲諷。回憶我少年時代,學生騎單車上學途中為人力車助力的事多不勝數,現在的確少見了。這當然不是在說如今的道路變得平整了,這是在說和所有大都市一樣地,這小城也在臣服於越來越冷漠、疏離的人文命運。是的,冷漠、疏離,還有自私、功利。倘若如今只是善行稀少倒也罷了,善行何竟被嗤笑?
  
藝術來自生活,所以藝術也就見證生活。當自私和功利在生活中被檢驗為真理的時候,奉獻就顯得荒唐了。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喜歡口袋怪的新一代兒童為過早表現叛逆傾向;控訴低俗市井文化的蠟筆小新則反映了現代社會生活中被商品、科技物化了精神的殭屍文明;流氓兔——完美地表達一個近乎全民整容的社會(兔子優美的皮囊里藏著丑、惡的真相)。但與日韓動漫不同的是,美國的史萊克意味著人們期待著醜的現實生活中能夠見到隱藏得更深的美好人性。這是否顯得有些天真了呢?我想,至少在一個有著眾多基督徒的社會,應該有這樣的盼望:盼望在冷漠、疏離的人文中見到熱情、友善;盼望在自私、功利的主流下見到忘我、奉獻;盼望在醜的世界見到崇高、優美!
  
因為「基督徒是世上的鹽。」「基督徒世上的光。」(太 5:13、1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