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生于七月四日/七月四日诞生/生逢月日

7.2 / 116,063人    145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Ron Kovic
演員: 湯姆克魯斯 Raymond J. Barry Caroline Kav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周小捷

2007-04-28 19:15:27

FUCKING WAR!


    美國人從來都不厭倦拍越戰片,每一部都標榜著反思過去、拷問人性。但能流世的的也就那麼幾部。奧利佛 Stone很幸運,他的《野戰排》和《生於七月四日》都算不上最好,卻也有足夠品質上這個榜單。
Stone可以說是最政治化的導演,看看他導的電影清單,幾乎都是跟隨時代腳步,和政治緊緊聯繫在一起。
    朗尼的愛國夢從小在身體裡滋長,在步入成年後變得近乎於瘋狂,他可以放棄學業、放棄愛情、放棄家人,如果自己的國家需要炮灰,他會義無反顧的衝向戰場。他的腦海里沒有政治的概念,即使有,政治也不關乎對錯,把國家的榮耀置於一切之上,漠視自己應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估計二戰時的德國士兵都跟他一個想法。他們的思想行為舉止可能只有那些「憤青」才能理解,所不同的是,「憤青」只熱衷於每天網上打嘴炮,而朗尼卻勇於上戰場。
    真正讓朗尼改變的,不是越南百姓成堆而可怖的屍體、不是自己錯失射殺自己的戰友、也不是那顆讓他終生殘缺的子彈,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他偏執的愛國夢帶給他的結果,或者用導演Stone的話來說,是這一代年輕人為美國政府的錯誤買了單。當朗尼經過一段不堪回首的醫院治療回到家鄉的時候,他以為自己的傷殘就是不滅的軍功章,理所當然的應該被人尊敬:我是為國家而戰,而你們,只會躲在後方發發牢騷。可惜人們眼裡的朗尼不是英雄,只是一個被政府利用的戰爭工具、一個被戰爭毀掉身體而永遠沒有性生活的可憐蟲...少年時的朋友,沒上戰場的,該發財的發財,該上大學的上大學;而像他一樣懷揣著英雄夢上戰場的,送回到家裡的,不是骨灰盒就是像他一樣一具殘缺的身體。
    如果說朗尼的轉變是發自內心的,不如說是自己的生活狀態、國內日漸佔上方的反戰思潮逼出來的。給我影響最深一個場景就是兩位經歷過越戰的傷兵被計程車司機扔在荒野中時,發生爭執而互吐口水,演員的表演是有爆發力的,如果說之前他們置若罔聞別人的看法,還把自己當作英雄,那麼現在,糜爛的生活、坐在輪椅上的事實、周圍人對他們粗鄙的態度,讓他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真的只是戰場上被拋棄的廢物。
    一般的越戰電影,都會把人性扭曲得非常徹底,以凸顯戰爭的殘酷,比如庫布里克的《全金屬外殼》(不過這不是一部一般的電影,稱得上偉大),但Stone讓朗尼演變成一位反戰鬥士,這種醒悟更符合於現實,看看每年陣亡將士紀念日上街遊行的隊伍,有多少身穿戎裝,缺胳膊斷腿的老兵,他們的經歷、感悟是最好的反戰材料。
    這是靚湯最接近奧斯卡的電影,也是我個人認為表現最突出的一部,不知道是角色的原因還是那時的他表演真的這麼有爆發力,總之覺得比《壯志凌雲》和《夜訪吸血鬼》都要出色,不像現在,只知道耍帥,看你耍帥,還不如看我們的里維斯同學,呵呵。
    想想Stone最近的兩部電影《亞歷山大大帝》和《世貿中心》,差距可真是大啊,《世貿中心》看得我都睡著了,更別提感動了。這類政治電影拍得再好,也只能感動像我這樣的平頭百姓,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美國政府還會為這類電影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