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zrie
2007-05-13 10:59:21
直面死亡,或曰愛國權利
《Letters From Iwo Jima》 這個和父輩的旗幟是出自一家之手。對戰爭的思考當然也和典型的美國片不一樣。
一樣的在表達,戰爭會帶來苦楚,集體悲苦的地步。尤其是在面臨國難,不論是基於決策者發動,抑或必需要承擔的對戰,直面死亡的只是普羅大眾。三軍與否,和個人意志無關,是國家信念還是個人信念,都是一體化的了,這是政治需要,及愛國權利。
在戰場上衝鋒的士兵,對於沒有經歷過的我們而言,只是一個戰爭的元素,除此之外我們一無所知。可每個人畢竟是社會化的,有家庭、親人、朋友,這一切我們都不了解,已被殘酷的戰爭給剝離開來。大約僅能存於極少數人的記憶當中,久而久之也就淡漠了。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過多的思考,但當我們重新審視這些在戰場上以絕望的心情面對周圍一個個夥伴犧牲的士兵,他們不單單是一個元素,他們是活生生的存在過的人。這一點在當年,戰爭的大環境下,沒人會關心,即便是現在,想起來的也沒有幾個,他們成了群體符號。
在當年某種主義體制灌輸下,以特定的意識形態來改造人性的做法為現在人所警惕並反省,但當時卻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論這一點對人傷害有多大,是決策者必然的選擇,於是多數人便要承受由少數人因私慾或權利慾作祟下所帶來的惡果。即便如此,影片中的栗林中將仍在矛盾中尋求夾縫,可新舊思維不斷的衝擊,不能兩全。但他的做法卻減少了士兵無謂的犧牲,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違背了天皇的教導,在這一點上和他大呼天皇萬歲的描述,有些諷刺。當然在一貫的體制教育下,忠誠是第一的,對至高無上天皇的效忠。這和20世紀初期日本影視和文學都大量的宣傳武士道精神不無關係(插一句題外話,當時的宣傳其實是和武士道本質所違背的)。正是這種堅持帶來的愛國主義,明知道犧牲是必然的,仍會奮戰到底,這一點在影片開頭的自敘信件中已有提及。自殺是效忠也是對難以兩全的境況做出的抉擇。除此之外,死守硫磺島也是最重要的命令,畢竟對於命令的傳達,在戰爭中需要的不是集體思考,而是如何執行上級的指令,有了思考,如何操作會變得極其複雜,並矛盾重重。重點在於如何單純的執行,而不需要過度的思考。自殺變得是唯一的出路。
活下來的兩人一個是心懷家鄉的士兵,想著家裡的老婆孩子。另外一個是一心求死,卻不得的中尉,矛盾的兩者,活著將是更加困難的選擇,但畢竟活下來了。這兩種代表性的相左思維將會一直衝突下去。(實際上歷史記載的投降的士兵逾百人,當然也存活下來了)。
通篇穿插了信件,涉及了幾個人的信件,還有敵方美國士兵的家書,這些書信賦予了鮮活的社會化的人,而不單單是戰爭的工具。同時也因為這類社會化親情的描述和殘酷戰爭場面的描寫,產生了很深的衝突,使得影片的基調變得清晰起來。
戰爭或多或少的可以把眾人調和,導向統一,尤其出發點是正義一方的話,可這種正當性並非在任何時候都會保持一致,當和大多數自身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一切便大不同。美國士兵手中的家書上寫的:正義需要人來伸張,可對於戰爭而言,正義是什麼?天知道。可戰場上的士兵仍舊需要躲避子彈,向前衝鋒。多年以後大家才知道何謂正義,成功人士書寫的歷史書中會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