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新不了情--Endless Love [1994]

新不了情/真爱未了情/Cestlavie,monchéri

7.6 / 951人    105分鐘

導演: 爾冬陞
編劇: 爾冬陞
演員: 袁詠儀 劉青雲 馮寶寶 秦沛 劉嘉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iamma

2007-05-13 12:06:38

親愛的,這就是生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看這部久負盛名的經典愛情片前,我做好準備收穫一些感動,同時也備好了一大卷衛生紙在旁邊,覺得要痛灑幾滴淚的。
 但是,當影片走完最後一條字幕的時候,我只是呆著,沒有大悲,沒有煽情,只有淡淡卻雋永的感動和傷感在心頭。就像那悠悠的薩克斯聲縈繞。
 幾欲落淚時,彷彿聽到阿敏輕拍我的肩頭,說:親愛的,這就是生活。就慢慢平靜下來。
是啊,阿敏最後必然要離開,但是阿敏的媽媽和舅舅依然要唱下去,阿傑也要找到自己的新生活,小哭一會,生活仍然在繼續。不得志有時,時運低有時,窮困富貴有時,生離死別亦有時,這就是生活啊。縱然悲傷,也要微笑面對下去。

影片的故事,若要講起來,也會讓別人覺得是個悲傷的故事。但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節制,導演用平實細膩的手法表現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情感。親情,友情,市井街坊質樸的感情,都在片中普通的生活場景中細緻地體現出來。可當片中的人物情感到達高潮的時候,導演卻有意識將攝影機擺遠些,給情感一個回味的空間。尤其是後面,那些悲傷的地方從不刻意煽情,反而阿敏和阿傑在山頂的笑容卻被放大了。作為一部愛情悲劇,影片只渲染那些平淡生活中的歡笑,而節制最後的傷悲,就使得這部片子有了與一般愛情片不同的品格和更高的內涵。

看完後,我本來有點不理解。這部片子裡的人,像阿敏和她家裡那個粵劇班子裡的人,都在不停的向觀眾傳遞著要樂觀生活的積極的觀點,但為什麼最後一定要讓阿敏死去,以悲劇收場呢?讓阿敏活下來,給觀眾一份希望,不是也很好嗎?後來,我想通了,就像上面所說的,阿敏必然死去,這就是生活。這也是這部影片高尚之處,它鼓勵觀眾積極生活,勇敢面對困難,卻不會因此美化現實,給觀眾一個不可能實現的虛幻的夢,欺騙觀眾。阿敏的死,要傳遞的資訊就是,生活必然有很多磨難,正視這些困難,並堅強的走下去,這才是真正的樂觀。

片中的音樂佔了很足的戲分,十分的精彩,演員的陣容的強大,和他們集體奉獻出的精湛而真誠的表演,也讓我讚嘆。袁永儀憑藉此片榮膺金像獎影后,真的是實至名歸。不過,全片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劉青雲為我們奉獻的影片最後一個鏡頭,生離死別的場景,我在螢幕上已經看多了,尤其韓劇裡面那些眼淚鼻涕和撕心裂肺的撕吼,讓我現在看到死人的場面簡直可以毫不動容。但是,這部影片中,阿敏死去的那一場戲,卻讓我的心真正的糾痛起來,難得的更是,整場戲,沒有一點哭聲,更沒有一句話。
 阿傑提著缽仔糕回來,在走廊上看到許多醫護人員圍在阿敏的病房門口,他的心裡就開始明白了,卻不願意相信。等走到病房門口,阿傑低著頭,遲遲不敢抬頭往裡看,這個門他進的異常緩慢,異常艱難,每一秒都在掙扎,當終於一切真實發生在眼前,阿傑不可自製地往前走了兩步,彷彿要證實什麼,終於用手痛苦的摀住了臉,抽泣起來。然後畫面黑了下來,影片就在這痛苦的最高潮,戛然而止,接下來出現只是一幅字幕,上面寫著阿敏留給阿傑的最後的話
  傑
     如果人生最壞的只是死亡
     那生活怎會有面對不了的困難!
                                    阿敏
這最後的一幕,宛如默片般,靜默卻力道驚人,完全靠劉青雲的面部表情,上演了這場淒婉的死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