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瑪歌皇后--Queen Margot

玛戈王后/玛戈皇后/玛尔戈皇后

7.4 / 18,148人    159分鐘

導演: 巴提斯薛侯
編劇: 大仲馬
演員: 伊莎貝艾珍妮 丹尼爾奧圖 尚雨果安格拉 文森培瑞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然

2007-05-14 01:18:20

公主的命運


看《瑪歌皇后》全是因為伊莎貝爾·阿嘉妮。
 
故事的背景在法國新舊教內戰下,聖巴托羅繆之夜慘案前夜。
婚禮上,一身銀紅色禮服的瑪歌沉默不語不願宣示。皇兄衝下寶座挨下瑪歌的頭充作點頭允諾,眾人才得已收場。新婚夜,新教胡格諾首領丈夫面對危機四伏,尋求瑪歌幫助。心煩意亂的瑪歌去集市尋找男人。在與拉莫爾淫亂後溜回皇宮,迎接她的是屠殺前奏:法國洗軍元帥、新教徒格林尼被刺。
 
瑪歌皇后--伊莎貝爾·阿嘉妮
阿嘉妮演得好

總覺得阿嘉妮長著一張半截法式長棍,鼓鼓地嬰兒肥的臉。這樣的女人竟是法國第一美女?但是,幾次鏡頭前特寫:翡翠色眼睛:皇宮裡從不屑麻林甚至輕佻的淫亂公主,到屠殺後去街頭尋找情人時眼神的震驚,再到數次危機關頭救助丈夫時頑強與堅決,最後一身白衣向國王理查九世求情時哀傷到結束時抱著情人拉莫爾人頭顱逃向納瓦爾時,陽光灑在樸素的瑪歌身上,純潔清澈與哀過於心死的絕望的睛神.宛若超凡脫俗的聖女.(這份氣質與睛神,至少在好萊塢找不到,而年輕一代的法國也找不到)沒人再會懷疑她的美麗.

  

情節過渡得好
瑪歌作為一天從小生長宮闈的天主教宗女,耳濡目染深諧政治與宗教鬥爭.但是在巴黎街頭看到橫屍遍野後開始對這場屠殺的置疑,到最後輕車熟路幫助丈夫逃避一次又一次暗殺.因為她清楚知道:作為丈夫的納瓦爾國王被殺後,她作為寡妻,一個從未被接受的皇后,在當時更是處事為艱.為了自保,她只有一次又一次背叛法國天主教王室.
 
納瓦爾國王--享利
這位法國波旁王朝的創建人.電影裡,有些儒弱.搖擺不定.但是他抓住了機會,在和查理九世打獵時,其他法國王室成員各自心懷鬼胎袖手旁觀於國王於威難.只有享利奮不顧身而贏得查理感激.最後,查理為了還這份恩情,更為了報仇,在臨死前放走了享利.只是這個納瓦爾國王有些弱智,他在求助查理後,竟然會相信他可以在九世的避護下在羅浮宮存活.(一定是歷史書讀得太少).
 
其他:
史上,瑪格有一嫂比她出名,是她早夭兄長弗朗索瓦二世的妻子.蘇格蘭女王--瑪麗.最後被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所囚所殺.
為什麼中外電影都喜歡"以小見大".電影中人物都愛口口聲聲去追尋"新生活,熱愛生活".
我始終不明白,怎麼會從淫亂中找尋到真愛?瑪歌與拉莫爾的愛情簡直是場莫名其妙.拉莫爾是唐基訶德愛情版.膽大枉為與色慾薰心.
兄妹亂倫其實存在已久.有些是保持血統純淨,如埃及,如日本古代皇室.有些純屬色慾:如中國齊襄公與妹妹文姜、古羅馬帝國開國皇帝。文學作品那是更多《希臘神話》、《源氏物語》。凱薩琳作為一個精明強權的母親對於自己么女與三位兄弟的亂倫視若無睹的縱容行為。是因為對凱薩琳而言,女兒就是一個工具。家中女兒可以幫助母親將三位兄弟圍繞在母親腳下。外交上,合親工具。中外一致。
  

結論

宗教戰爭:說到底就是為政權鬥爭.
政治鬥爭:政治鬥爭存在是因為利益衝突與人性醜惡.
皇室:有皇室的地方就有以上一或二點.中外都一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