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 Isolde

王者之心/崔斯坦和依索德/崔斯坦与伊索德

6.8 / 47,942人    USA:125分鐘

導演: 凱文雷諾斯
編劇: 狄恩喬格瑞
演員: 詹姆斯法蘭科 蘇菲亞邁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carlett

2007-05-17 18:50:09

哪一種愛可以天長地久--《Tristan & Isolde》的長嘆


「我知道生命不僅如此,但如果沒有你,生命就沒有意思」
這樣的表白本來是該另人歡欣鼓舞的,可是在漲潮的海邊,在兩個即將訣別的男女口中出來,自自然然就讓你心頭一酸,在分別的時刻,越發的感到這個人的珍貴,可是,不能擁有。
「你我都知道不可能的,我們一開始就知道」
抓住人心的故事,通常都是不得不破碎的美麗憧憬。
「我知道我們不能在一起,但並不代表我們之間的事是不真實的,我希望我們都能好好的活著,這樣我們就可以感覺到彼此在思念!」
當這句台詞出來的時候,影片似乎抄襲《勇敢的心》的嫌疑,已經被徹底打破,它自身抓住觀眾的力量已經表現出來了,悲劇正在形成的力量。

在Tristan回到英格蘭時的魂不守舍中,恍惚又讓人想到蘇格蘭海邊的木屋。火光的映照下,美麗的陌生女子,為受傷的英俊男子閱讀一些章節。這一刻,他們不過是兩個可憐的年輕人,都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如果他們身上的身份消失殆盡該多好……。哦,這個感嘆是不是很熟悉,是的,當最終Tristan不得不面對Isolde和王的婚禮時,Isolde將我開始的慨嘆說了出來。導演和觀眾想到了一起?不是的,只能說,情節或者肝腸寸斷,表現手法卻已落臼巢。還沒有開始,就讓人猜到了八分。

「我會把他當作你」
這樣的話讓人心碎。是誰讓這個錯誤發生?是她不應該救海邊的垂死男子?還是他不該請纓參加騎士的決鬥?當Isolde在去看臺前負氣蓋上紗巾,我就知道,誤會要產生了。我們能怪誰呢?那些看到影片最後流淚不止的女孩子們,想過嗎?這,是宿命嗎?而其實我甚至想說這是世界上最可憐的公主。作為她冷血父親的棋子。雖然做棋子的公主不止她一個,我國古代的公主,生在強盛如唐朝,也還是要遠走三千里,為了無數男人榮華富貴的穩定,放逐一生,永不回頭。Isolde的可憐在於,她的父親,甚至不給她一點虛情假意的溫情。赤裸裸地告訴她,你就是棋子,比起中國的喃喃低語「誰讓你生在帝王家?」更殘酷。說到這裡,我們可能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她對於真正的愛情如此渴求,為什麼後來會對片刻的歡愉那般執著。她就是一個美麗地,孤獨地女子。美麗的女子尤其沒法讓自己孤獨,她的美麗不允許。

當活下來的目標解決,就有了爭權奪利的氣力。梅洛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論證這句話。其實英格蘭的命運還在風雨飄搖中,而他叔父對他的愛,其實是很深的。沒有讓他代表叔父出戰,其實對他是保護多過實力的考量,而任命Tristan為繼承人恰恰是處於政治上的考量。這位善於守住自己成果的君主,在威望的收集和人心的籠絡上,處處表現出了一位君主的遠見。我甚至相信,如果事情真的那麼順利,一切穩定和平,或者某一天,他還是會幫助他的血親繼承他的位置,畢竟那就是個因為血統而征戰不休的年代。而Tristan,不過是一個勇敢的騎士,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一個被愛充盈頭腦的熱血男人。可惜梅洛不夠心機深沉,動盪的世界也顧不上照顧他的成長,最後他只好在地道中,羞愧地死去。

有一些愛情讓人淚流滿面是因為它的犧牲,我們的感動在於已經充分了解到愛情展示的美好,而相愛的人還是做出了超乎我們想像的割捨,比如廊橋遺夢。所以每當Tristan和Isolde半夜歡愉時,我總有那麼一絲不已為然。愛情為兩個孤獨的靈魂帶來了什麼?而又會為他們的國家帶來什麼?拋開責任不談,對那位只是將Isolde當成一個女人的王,這難道不是一種傷害?如果換做你我,普通人也未嘗不會有這樣的故事,愛情因為誤會而錯開,那麼以後的生命,就要一直這樣在情人和丈夫之間周旋嗎?固然可以理解中世紀宣揚突破束縛,衝破教會的壓抑,可是,一定要用傷害一方的方式來解決嗎?以愛情的名義來偷情,未免讓人汗顏。

所以當Isolde跟Tristan說「你不來我就死」,赫然讓人聞到愛情跋扈的味道。或者這是導演表現手法的特點。用做愛來表現他們對愛情的渴求,歡愉場所的喪失,讓Isolde感覺到自己一直希望追求,生命中偶爾感受到的真實就要失去了。

最後王竟然放他們離去,Tristan竟然沒有上船,這一刻,不由人不原諒這一對可憐的人兒。不知道哪個偉人說「婚姻里,不被愛的那個人才是第三者」,他們本來是假命運的大手相遇的,命運可以規定彼此的身份,可是沒有辦法規定愛情的來去。我忽然明白,這種情感,之所以讓人潸然淚下,英雄,之所以讓我們難忘,還是因為我們已經感受到了真愛的熱烈,而他竟然願意為了所謂責任、使命,捨棄他生命存在的意義。好像那句話「我把生的機會給了他,但我願意跟你一起死」。

哦,「愛比生命更珍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