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帕思柏

2007-05-30 07:22:32

哎 這啼笑皆非的遊戲


  DAVID FINCHER是個出了名無視觀眾智商的導演。從《火線追緝令》到《搏擊俱樂部 》,他挖了大大小小無數個坑,大家就跟著往下跳,並且跳得心甘情願,跳得樂此不疲。每次當你興奮得以為你已然通曉了真相,他又來個180度的大反轉,猛地給你一悶棍,一臉的壞笑:"你丫還嫩了點"。最難得的是為了那恍然大悟後的驚喜,觀眾們竟也期待著被涮。不過這部《the game》確實有些馬失前蹄。
  嘗試著理解編劇的思路,大概是想要講述這樣的一個故事,NICK親眼見證了父親的死亡,潛意識裡一直隱現著童年時父親自殺的陰影。這個童年時陰霾的記憶影響了NICK的婚姻關係,兄弟情誼,還有行事風格,弟弟想要幫他走出來,便僱請了某個神通廣大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組織布下了這天羅地網。
  首先容我來感嘆一下這個CRS組織的神機妙算。設置的一道道未卜先知的關卡不算,單說那最後的一跳,一棟大樓四個方向,他怎麼就掐算得出尼克會從那個角度撲出來,不偏不倚砸得恰到好處,豈一個精準了得。那麼小的一個氣墊,他又是怎麼得知風朝哪一個方向吹,稍有差池,我們親愛的NICK就不知被斜拋到哪去了,真是如有神助,活見鬼了。
  再說精神承受能力的問題,這幫傢伙尺度未免也太大了吧,電梯事故,被丟到墨西哥這些不在話下,把人反鎖在車裡丟進大海,他們就料定了NICK會那麼冷靜,還會隨身攜帶個門把手,簡直就是魔術師玩水底逃生,堪稱骨灰級別的惡作劇。感慨NICK的和善,換作是我,如果有人放個圖釘在你椅子上,等你破口大罵的時候跳出來喊「SURPISE!」,早就毫不猶豫的還他精準的一拳。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折服於那些惡作劇的想像力。中西美術的張勇老師曾給我們炫耀當年的經歷。一早醒來,發現校園的樹上掛了一圈的自行車,那叫一個飛揚跋扈放肆的青春。想想現在,想像力的匱乏,惡作劇都不上檔次。
  故事很多情節設置的令人費解,邏輯上也值得商榷。硬生生的把那些突兀的戲碼砸給了來不及反應的觀眾。不過電影本來就是製造不可能的,再離奇的情節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就主題而言,應該是想表達聖經裡的那句話,「我之前是盲的,現在我能看清一切」,這原應是一場對迷失靈魂的救贖。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卻是比較作,有些值得挖掘的東西表現得相當膚淺,比如兩兄弟之間的感情,父親對NICK的影響,都可以成為懸疑背後的原動力和推動力。但是電影的展開把這些可能性都抹殺了,編劇暗含了一個邏輯即無論過程怎樣,只要最後的最後尼克縱身一跳,只是簡單的重現父親當年的情境,那麼一切都能迎刃而解,NICK就此過上幸福的日子,多麼天真浪漫的想法阿。
  從心理學上講,人的精神創傷都與童年遭遇有關,生命的初期最深的烙印源於父親和母親的形象,基因也好,性格也好,這種影響都是根深蒂固,不可磨滅的。童年的經歷對我們的人格鑄型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也許一輩子都生活在童年所形成的諸多模式中而渾然不覺。或者為童年所喪失的所缺乏的需要的滿足所牽制而精疲力竭。表面上看來我們是自由的,實際上我們總在相似的情景中,不自覺地經歷著同樣的開始和結束的過程。NICK的成年生活中不斷地遭遇分離、磨難和冷漠,關於父親最後的畫面總是不時地在腦海里「情境再現」,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作「強迫性重複」,當然,這種再現並不是主觀願意的,它是一個潛意識過程。 在他的潛意識裡試圖通過再現當年的創傷,以期創造機會修復它。然而這種企圖往往是無效的,它不僅不能真正有意義地修復創傷,反而使人不斷地再經歷創傷。
事實上,不僅要經由那些讓我們痛苦的癥狀,在精神分析中,更重要的事要去了解、認識自己,理解自己深層的心理需求和衝突,卸除掉在長期生活中鑄就的銅牆鐵壁般的自我防禦體系,然後輕裝上陣,才能達到真正的自由之境。而影片中根本就沒有解開關於父親的那個結,NICK曾試圖向女管家探詢,可也只是不尷不尬,不生不熟的輕描淡寫。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步父親的後塵,正說明了他還沒有解開那個結。莫名其妙大團圓的結局,是慶祝他終於找到了禍首,還是慶祝他的大難不死?他真的被救贖了嗎?他果真重生了嗎?刻意的讓主角復活,導演一定很得意「看,你的死也是被我算計好了的。」死也由不得你,這種復活在我看來更有一番悲涼。如果沒有最後五分鐘的狗尾續貂,這部影片給人的思考也許會更深沉。
  其實這個片子給我最深的感慨是「信任」二字。當你連自己眼睛看到的都無法相信,當你一無所有,當你無力抗爭,第一個或許也是唯一一個想到的會是誰呢?
  在海底最危急的時刻,NICK倏忽間的冷靜,他告訴自己「it’s just a game」是的,一切的一切,最後的最後,JUST A GAM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