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看上去很美:小紅花--Little Red Flowers

看上去很美/小红花/LittleRedFlowers

6.7 / 1,514人    92分鐘

導演: 張元
編劇: 王朔
演員: 董博文 寧元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obert

2007-06-02 10:49:53

體制化的世界怎會美好


小說《看上去很美》沒有讀過,而張元的電影版《看上去很美》也是分了兩個晚上看完的。前天和rocky說,就看的前一半而言,我的感覺就是——中國版的《飛越瘋人院》。當然,一提「中國版的」的這幾個字就難免俗氣,不過,就觀影的真實體驗而言,這部影片都可媲美1975年的經典影片《飛越瘋人院》。

本以為這樣的影片應該是小眾電影,但沒想到豆瓣上竟然有247條評論,當然加上我這條就有248條了,當然,在這247條中,毀譽參半,有人說拍的膚淺,有人說玩深沉,有人說不去解讀,有人卻條分縷析。當然觀者自有所感,以下卻是我的解讀,或者算是個人的「闡釋」:

一個人的成長並非從上學開始,而是從接觸到父母,接觸到社會即已開始,因此用幼稚園的方槍槍作為影片的小主角,視角就顯得非常獨特了。

正如有些網友說的那樣,方槍槍的性格有些莫名其妙的神經質和叛逆,有點脫離現實,似乎太過於為主題而表演,尤其是那張開雙手飛翔的鏡頭就顯得刻意了。其實就影片裡那些關於自由的鏡頭而言,我更欣賞的卻是方槍槍在睡夢裡,漫天飄飛的大學,用小雞雞尿濕雪地的場景,那種酣暢淋漓和自由自在的感覺讓人心領神會——當然,說到底,這個鏡頭其實就是說方槍槍尿床而已。

有關影片主題的一個關鍵詞:體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提到這個詞,就不得不說《肖申克的救贖》,對於「體制化」這個詞,fred有過清晰的描述,「一開始你恨它,足夠長的時間的適應之後,你會離不開它,這就是體制化」。說白點,就是社會上的制度對於人的個性的壓抑或者說是摧殘。

就如在影片中的幼稚園,不許說話,發言要舉手,要自己穿衣服,每天早上必須拉屎拉尿,李老師一吹哨子,就要一個個輪流掘起屁股給老師擦。儘管這些規定的種種都有著科學而經驗的解釋,但我不得不說,這裡的幼稚園其實就是一個罐頭封裝廠,就是在批量生產一模一樣的小娃娃,這些男女一目瞭然的小朋友,一眼看去,你分的清誰跟誰嗎?他們都在這個看上去溫情而又舒適的幼稚園被扼殺了天生的個性,這就是《病梅館記》。

小朋友在幼稚園裡接受的一切,在成人世界裡繼續延續。只不過,小紅花變成了大紅花,罰站和關禁閉變成了改造和蹲監獄。我們很難說體制化是一個褒義詞,還是一個貶義詞,因為正如之前談過的,只要是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群體的人的存在,就需要制度來進行約束和控制,否則根本不成以群體,只是當這種制度慢慢侵蝕人的自我個性,開始抹殺人天生的思考和覺悟的能力的時候,也就是人開始被動接受這種制度,而不是經過思考和分析而接受的制度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說,人,被「體制化」了。

影片有幾處精心設置的鏡頭:

一處是小朋友列隊參觀民兵/部隊的訓練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表情各異的小朋友在敬橫七豎八的禮。而在鏡頭裡面,我們只能看到那些士兵的整齊劃一的齊步走,卻看不到他們的表情,在這種極端對照下,我們會想到什麼?在這個被體制化的世界裡,人們都不過變成了聽從號令的機械,沒有自我思想,也不需要。

另一處則是影片開始與影片結尾的對照,在影片的前半部份,有大量的對白都提到「小紅花」這種虛擬的榮譽,其實就類似於論壇裡的金幣或者積分,為著這種虛擬的榮譽,小朋友要積極的聽從老師的教誨,如果乖聽話,那麼就能得到小紅花,如果不聽老師的話,可能都要扣掉小紅花。而在結尾的時候,方槍槍跑出幼稚園,卻看到馬路上,一排排三軍的年輕人的身上披掛著的仍然是大紅花。原來,無論是在幼稚園,還是在成人的世界裡,都奉行著這種欺騙+虛偽的教育,教育我們的孩子在起床後一定要上廁所,教育我們風華正茂的青年,去奉獻生命,保家衛國。

說到「體制化」,又不得不說到福柯的」規訓與懲戒「:
福柯的一個重要思想是關於標準化或正常化(normalisation)及懲戒凝視的思想。他指出,標準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規範的深化,社會通過紀律管束著人的身體,通過話語來定義何為正常、何為反常;通過標準化或正常化過程來要求人對規範的遵從。

因此,我們看到,在幼稚園裡向老師」告密」和「舉報」是好孩子的標誌,和其他人保持一樣是最穩妥最安全之道,凡是和其他人不一樣,就是異類,就是要被大家孤立的對象。這個名叫方槍槍的小朋友,他不會知道自己只是過早的進入了福柯的「懲戒凝視disciplinary gaze」。

當然,還有一個「體制化」外的小細節:將近結尾的時候,每個小朋友對著鏡頭模仿一種動物,而方槍槍卻扭過了臉。這其實是對於前面李老師變成「怪物」的一個呼應,不過是表明在幼稚園的「體制化」後,這些小朋友也已經變成了「怪物」而已。如此,方槍槍又如何不想離開呢?

可是離開幼稚園,他又看到什麼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精神病人,一種是機械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