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駭客任務完結篇:最後戰役--The Matrix Revolutions

黑客帝国矩阵革命/骇客任务完结篇最后战役/廿二世纪杀人网络惊变世纪

6.7 / 545,381人    129分鐘

導演: 安迪華卓斯基 拉娜華卓斯基
編劇: 安迪華卓斯基 拉娜華卓斯基
演員: 基努李維 勞倫斯費許朋 莫妮卡貝露琪 凱莉安摩絲 潔達蘋姬史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東

2007-06-05 19:10:37

駭客帝國III:誰革了誰的命?


    大雨傾盆而下。史密斯站在雨中對尼奧說:萬物有始皆有終,生命的意義就是死亡。尼奧無力的躺在地上,風衣被雨水淋濕,軟塌塌的貼在身上。這是[駭客帝國III]中頗具象徵意義的一幕。

    某種意義上講,史密斯的這句話更像是對我們說的。從九九年令人驚艷的橫空出世,到零三年年中爆發力十足的再度出擊,再至歲末寒風中的傲然謝幕,"駭客帝國" 系列所捲起的漫天煙塵終於到了風住塵落的時刻。史密斯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死亡。而電影續集的意義就是結束。尼奧說:今夜,所以的一切都將終結。那我們就來看看[駭客III]是以怎樣的方式結束了這個殺人網路的故事。

    若只論效果,如前兩集一樣,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到電影院觀賞的視覺盛宴。影片開頭時場面略顯平淡,莫菲斯和崔妮蒂以及Seraph三人硬闖Hell Club一場戲,動作場面完全是模仿第一集,無甚創新:子彈擊中牆壁、石柱所崩起的碎屑,空中倒立行走著射擊,甚至崔妮蒂凌空而起的飛腿,都與第一集如出一轍。待三人見到那個法國佬,雙方言語不合舉槍對峙的場面,更是在港片裡見過無數次的老一套。

    第三集真正精彩的特效場面是在錫安的決戰中。"駭客系列"前兩集的動作戲,看點是在人物前衛拉風的造型和瀟灑飄逸的動作設計,而本集則把重頭戲放到了錫安反抗戰上。鋪天蓋地蜂擁而至的電子烏賊、錫安裝甲部隊密集傾瀉的子彈、部隊領袖慷慨激昂的講話,碰撞和死亡、抵抗和絕望……每一個場面都能讓我們緊張的透不過氣。

    與第一集的精巧和第二集的俐落相比,第三集的動作場面以其渾然大氣自成一體。甚至可以說,如果僅以刺激程度作為標準衡量,本集可稱其中之最。只是,如果我們剔除這些耀目的表層,這部電影剩下的將是怎樣的核心?或者說,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個怎樣的純粹的故事?答案無疑將是令人失望的:那麼多眩目的動作場面,那麼多故弄玄虛的對白,其實只是在為蒼白的劇情保駕。

    第三集的名字叫做REVOLUTION革命,這是個很奇怪的名字,因為從故事的內容看,無論叫做"圍剿"、"反抗",或者說好聽點叫做"和解",都比"革命"這個突兀的名字要適合的多。莫名其妙的片名決定了莫名其妙的結局,當崔妮蒂為了護送尼奧而死去,當尼奧隻身闖進機器城,我們萬萬不會想到,這竟是一條妥協之路。當尼奧提出以消滅史密斯來換取錫安的和平時,我甚至想到了那個綽號及時雨的鄆城漢子。儘管二者並無可比性。

    結束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沃卓斯基兄弟選擇了令人失望那一種。他們用眼花繚亂的手法編織了一個龐大的故事體系,前兩集的層巒疊嶂峰迴路轉也著實吊足了我們的胃口,可不曾想最後的晚餐看似豐盛,實則清淡到掃興。我實在難以接受曲折迂迴了這許久的故事,竟以雙方的和解結束。

    沒錯,上一集裡那個白鬍子設計師說過:人和機器是一種共生關係,誰也不能消滅誰、離開誰;沒錯,那些被飼養在容器中的人類虛弱的很,他們無法行走無法勞動甚至無法站立,這也許是駭客們不可能徹底摧毀矩陣的一個原因。只是,仍是無法想像,花費如此精力打造的故事,難道只為了最後輕描淡寫的妥協與和解?那麼"革命"的意義又何在?駭客們這又是革了誰的命?

    大雨傾盆而下。史密斯站在雨中對尼奧說:萬物有始皆有終,生命的意義就是死亡。尼奧無力的躺在地上,風衣被雨水淋濕,軟塌塌的貼在身上。

    我們再來看一遍這個場景。此時的尼奧無助的躺倒在泥水裡,茫然的看著面前的史密斯,曾經很酷的風衣沾滿了雨水和泥漿。這是[駭客帝國III]中頗具象徵意義的一幕。

    沃卓斯基兄弟精心炮製的[駭客III]也是相同命運。當那件黑色的風衣不再具有迷住我們視線的魔力,我們才能看出商業運作下的拖泥帶水。生命的意義在於死亡,可是原本就很精彩的[駭客帝國]其實並不需要後兩部續集來作為終結。

    如果"革命"真的存在,那我們也只能很不幸的說:那是沃卓斯基兄弟革了他們那部鬼斧神工的[駭客帝國I]的命。僅此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