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8,021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ou

2007-06-13 22:51:24

天籟之聲醍醐灌頂


在我心中總有一些電影,不需要煽情的情節,也不需要誇張和直接的視覺衝擊,卻能夠在平凡中那麼輕而易舉地觸動你的心弦,久久不能平復,並且經得起歲月的考驗。《放牛班的春天》就是其中之一。
音樂,總在人空虛失落或者忘乎所以的時候給人以啟迪和震撼,或者如醍醐灌頂。它的重要往往表現在一部電影中。一部電影作品若只聽聲音不一定能夠聽得出此電影作品的主題。沒錯。聲音不一定可以代表電影,但是電影若沒有了聲音,我們怎麼能更進一步的了解電影給我們帶來的各種藝術享受?或者說,電影沒有了聲音如何令人更全面地體驗作品所帶來的藝術價值?而電影的背景音樂,更使電影作品的藝術性得到空前昇華。
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的確。《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一個被稱作「池塘之底」的特殊學校,裡面的老師實行著「反應——行動」的如虐待狂的守則;一群看似調皮搗蛋的小孩子,也許任何人都認為他們無可救藥;一位新來的學監,為這些因教育方式不當而「放錯地方」的頑皮孩子鑄造一個開闊的聖靈般的藝術殿堂——音樂。學監一開始也以為這些孩子是無可救藥的,他也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在那裡。可是他慢慢發現,這些孩子雖然看上去什麼都不受落,但至少他們愛唱歌。於是懷著自己仍未磨滅的音樂夢想,學監教這些學生唱歌,並組成一個小小的,似乎不成規模的合唱團。
一切在慢慢改變。音樂使孩子們少了躁動,多了一絲安定。他們終於像普通小孩子一樣,在他們應該經歷的童年重獲純真和爛漫的時光。音樂的氛圍所締造的化學反應更悄悄影響著那裡的老師。在「池塘之底」呆久了的已不會說笑的教代數的老教師,原來也是個音樂愛好者;經常虐待學生的哈珊校長也會在苦悶或空閒的時候在樂聲中摺紙飛機……小合唱團的歌聲縈繞在「池塘之底」,瀰漫在空氣當中,迴旋而上……音樂,使浮躁的人們重新回到青綠純真的童年,每一個人都快樂得像個孩子。
意外的發生學監被解僱。他不被允許再見他的學生,哪怕一眼。離開學校之前穿過冰冷的鐵門。學監期待看到孩子們圍繞著他說著分別的話。可是沒有。孩子的冷漠讓他覺得心灰意冷之餘更令他覺得可怕。然而悠悠傳來熟悉的歌聲。腳下發現一隻只紙飛機。再抬頭看看二樓的教室窗口,更多的紙飛機從窗口飛出來……一隻一隻,接連不斷。隨手拾起來,展開一看是孩子們那稚嫩的筆跡……小合唱團也是不被允許送別他們摯愛的師長,他們是把自己反鎖在課室裡面,使校長進不去阻止他們的送別儀式……
歌聲沒有停止……一雙雙在那一扇小小的窗戶上輕輕揮動的小手,比一切話語要來得豐富和真摯。學監被感動著,也許可以沒有遺憾地離開這個地方。
喜歡《放牛班的春天》,就因為裡面的質樸、自然,孩子以及善良的人們。看完會覺得現實即使曾經令人絕望,但希望仍會在此燃起。其中電影裡的音樂,小合唱團的天籟之聲,淡淡地撩撥人的心弦,微微地給人震撼,「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看了那麼多的電影,好萊塢大片佔據了我記憶的大部份。可是,好萊塢的電影大多數是用特技、美女、誇張等等,試圖用視覺的超級衝擊波以吸引觀眾的眼球、撼動觀眾的思維。但是,到底還有多少這些投資過億乃至幾十億美金的超級大片,真正叫人從心靈深處發出最悠久最悠長的感慨?我並沒有貶低好萊塢電影的意思,畢竟好萊塢這個電影輝煌之都可是各國大小導演的夢想抵達之地。
從不同國家的著名大導演的攝影鏡頭中,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例如人自身文化背景、所處環境條件不一等等,只要接觸和了解到不同國家的導演的電影作品就可以發現,在美國之外的地方,少了金髮碧眼的瑪麗蓮夢露的天空有另一片淨土。我想表達的是,法國導演的想像空間以及電影的製作手法都讓我因驚喜愉悅而吃驚。《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是足以令人吃驚的。在那裡我們被感動著,被暖暖的春風和煦的陽光環繞和籠罩著。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地方能夠讓人忘卻苦惱憂傷抑鬱等等的負面情緒,那麼把身心投入在此影片中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