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

兵临城下/决战中的较量/大敌当前

7.5 / 277,437人    131分鐘

導演: 尚傑克‧安諾
編劇: 尚傑克‧安諾 Alain Godard
演員: 約瑟夫范恩斯 裘德洛 瑞秋懷茲 鮑伯霍金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瀏沄

2007-06-17 07:14:47

徘徊在道德邊緣


    該片描寫的是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該片的主演約瑟·費恩斯我們也許不熟悉,但它的導演尚積葵·安諾(Jean-Jacques Annaud)中國觀眾應該不陌生。1991年,由他執導、梁家輝和法國少女明星珍·阿琦主演的《情人》曾引起轟動。但我想談的不是他,不是影片中血腥的戰爭場面,也不是西方影片中一貫的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習慣性的醜化,甚至不是想談那個打獵出生的讓德軍聞風喪膽的英雄——紅軍狙擊手瓦西里。我想談的,是影片的主要配角,英雄的製造者鄧寧。他,一個徘徊在道德邊緣的人,是吸引我將影片看下去的主要因素。

    他首先是一個忠誠的紅軍軍官,他發現了年輕的神槍手瓦西里。在紅軍失利,史達林格勒危在旦夕時,在所有的軍官面對將軍的自殺、面對赫魯雪夫的暴怒都不敢出聲時,他大膽地提出了「我們需要英雄」的觀點。於是,瓦西里,這個鼓舞了整個紅軍隊伍,甚至鼓舞了全蘇維埃人民的英雄誕生了。

    他放大了瓦西裡的每一天的勝利,神化了他的體能和智能,讓他成了全國人民心中的神。他的道德在此時,是為戰爭服務,為國家服務,對瓦西里,則不存在,甚至是殘忍。當德國狙擊手華少校,一個戰功卓著的老狐狸,來到史達林格勒專門捕殺瓦西里時,他不理睬瓦西里「我不是他的對手」、「我的槍法沒他好」、「我會被他殺了的」這樣的叫喊,堅定地發佈著「瓦西里是不會死的」、「瓦西里戰無不勝」等消息。

    他甚至不惜利用房東的兒子,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小西,讓他接近想刺探消息的華少校,天真爛漫地為華提供「情報」,再讓瓦西里早於華一步埋伏在華準備捕殺他的地方。瓦西里,這個大山里走出來,連信都不太會寫的年輕人,對此極端憤慨。瓦西里兩次失手後,華少校終於醒悟到這個對他提供的巧克力口水直流的孩子騙了他,他把小西吊死在瓦西里會出現的地方。在這件事上,鄧寧是劊子手,他把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當手榴彈扔向了敵人。但在他的心中,他絕不懷疑自己的道德,他在為祖國而戰。

    年輕美貌的女紅軍妲雅的出現打破了鄧寧和瓦西里之間主導與服從的關係。他們同時愛上了妲雅,但妲雅愛的是一眼能看到底的瓦西里。鄧寧用革命需要受過教育的高素質的人為由阻止妲雅去兩個狙擊手的獵場,妲雅不理這一套,她陪伴在瓦西里身邊,與他共同捕殺華少校,與他在埋伏著的地方做愛。鄧寧由妒生恨,向總部發出了「瓦西里故意延誤戰機,他的意志已經喪失,我很擔心他對革命的忠誠」之類的消息。這時候,他的道德匍匐在愛情的腳下,成了愛的俘虜。

    妲雅中流彈,身負重傷,被送上了開往後方的輪船。目睹這一切的鄧寧受到了重創。此時的鄧寧,還可以有許多種選擇。但這一次,他選擇了對祖國、對人民、對瓦西里都很道德,唯獨對自己不道德的行為。尼采說,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惟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這話未必對,很多人經歷了極度的痛苦後,仍然不能大徹大悟。但是,鄧寧確實是大徹大悟了。他來到兩個狙擊手對峙的獵場,對瓦西里說:我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然後,突然閃動,讓華少校將他擊斃,從而使得瓦西里發現了華的位置,並將其槍殺。

    看到這裡,我已經無力感慨。在每一個環節上,我都在猜測接下來鄧寧會如何做。但是,都錯了。因為我一開始把他想成一個高大全的紅軍軍官,沒想到他會有利用小西和誣陷瓦西裡的行為,而且做的那麼理直氣壯。後來,我對他很失望,我甚至料定瓦西里是要死在他手裡的了,沒想到他又會用生命去幫助他完成任務。也就是說,我把一個人的道德看成了一條死河,沒有波瀾,永遠也不會改變航道。這和我們一直所接受的「三歲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有位名人曾說過,道德是行動的對象,而不是思考的對象。當人要思考道德的時候,他實際已經失去了道德的方向。鄧寧這個角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他一直在行動,他的道德一直就存在於他的行動中。

    而我們在思考,在積極思考什麼是道德,在積極評判他人的道德,因為我們集體喪失了道德的方向。

    敲到這裡,忽然無語。我該去休息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