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八又二分之一--8 1/2

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EightandaHalf

8 / 125,432人    138分鐘

導演: 費里尼
編劇: 費里尼 艾尼歐佛拉安諾 圖里奥佩尼利 Brunello Rondi
演員: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 克勞蒂亞卡汀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蟾宮

2007-06-21 10:00:06

虛無與真實的角力


《8½》。
很少能見到思想片用喧鬧襯托卻不會影響思考的傳達。
這是我對費里尼的看法起草雛形的電影。
這個雛形相當偉岸。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黑白電影,甚至要優於《第七封印》。
費里尼太擅長運用夢境和狂歡中的孤獨。
不知拉康是否看過這個夢境追尋者的電影,是否會為他揭開自我的面紗。
一個不可知論者。一個虛無主義的擁躉。一個被個人化牽制的藝術領袖。一個意識流的電影詩人。
我熱愛這樣的大家:放棄情節論調,在思考的維度推進影像。

一部關乎虛無與真實,和真實像徵的意義乃至自由的電影。
週遭的喧囂。眾人的乞求和逼迫。情婦和妻子的見面。沒有劇本卻建造起的舞台。甚至那個跳舞的工人。
這是現實,不是真實。這是被胡塞爾剝掉的那層表面。
Vito漠然以對,甚至玩弄讓他沉默空虛的世界。
虛無的體悟,完全體現在Vito,這個靈感喪失的導演的身上。
他對一切的冷漠,他對自己眼前的空洞的探索,他對主教不斷的詢問和親吻,都讓人想到加繆筆下的莫爾索。
然而他不是莫爾索。因為費里尼不是加繆。
相較而言,費里尼更像一個右派化的薩特。他的消極和對虛無的態度,遠不如加繆那樣的戰士。
幸而思想家不因態度和意識形態而論。這並不妨礙費里尼在我心中的偉大,即便我更傾向加繆的觀點。
Vito更像《噁心》中的羅根丁,一個在荒謬世界中尋求自由的孤獨者。
他的生命中僅有的啟示被他牢牢抓住,完成了對荒謬的自由化。
這必然也是費里尼的自由。我們從電影的夢境-真實-幻覺的轉化中可以看到一個沉思者對自我的公共剖析。

是的,夢境。Vito的幼年。他的父母。他對於眾多情婦的操控和獨裁。他在桌子下面對著太陽穴開的一槍。
他的故事如何才能夠在夢境以外開展。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夢境是唯一清楚真相,卻欲言又止的結構。
費里尼用他的夢境一步步引導我們,和他自己,走向意義的中心。
正是一次由現實陪襯的,心理和夢境的歷險,讓一次沉思的路徑如同地圖一般被揭櫫於上。
拉康的夢境解析比弗洛伊德殘忍許多。費里尼或許正是如是解析Vito的夢境。我們從夢境再回歸相對應的現實就可以發現,那是一個被架空的靈魂。
Vito自己也不清楚意義。自己的,和他人的。
這是一個創舉。費里尼,拉康和薩特的混合體。

個人化的筆觸。但絕不是德希達。費里尼沒有給出任何更多立場的答案。
如此眾多的角色,如此嘈雜的人群。費里尼關心的只有一個。Vito,或者說,他自己。
電影的客觀價值在費里尼處完全被消解。卻相當成功地將微觀宏觀化。
費里尼可以將他的模型——或者說他自己——貼在公佈欄內,以驚醒昏睡的眾人。
無法評價。個人化註定會忽略很多,但也同時放大了很多。至少,窺視到真理一斑,這就是窺視的價值。

手法上的運用同樣相當精彩。
費里尼運用了眾多歌舞劇和舞台感很強的情節,讓空虛有更強烈的吶喊聲。
夢境-現實的轉換需要很多考量。但每一處意識的轉換都相當自然純熟,沒有一絲失衡。

佳作中的佳作。雖然是黑白電影,仍然很推薦。只是,同樣相當難找。

蟾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