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饮食男女/

7.8 / 15,835人    124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王蕙玲
演員: 郎雄 歸亞蕾 楊貴媚 吳倩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溜溜敦敦和喵喵

2007-06-24 19:33:55

對《飲食男女》前2分鐘的一點分析


據說《飲食男女》前幾分鐘的做菜片斷常常作為一些學校影視基礎課的範例,第一次看的時候就覺得非常喜歡,這裡試著用分鏡的方式從剪輯的角度分析一下。

鏡頭號 內容 景別 聲音 光線 其他
1 抓缸裡的活魚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左射入
1~2 剪輯點 (魚特寫)相似形狀 光接光
  2 手拿著魚刮鱗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左射入
  3 演員面部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左射入
  4 破開魚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右射入 因為魚擺放的方向變了,所以光也從反方向打
  5 演員面部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左射入
  6 切魚肉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左射入 顏色改變,肉的紅色比前面的活魚的白色調為主更鮮明
  7 把魚肉沾上生粉 特寫 同期聲 主光由畫右射入 打光理由同4,有一個小幅度的上搖,拎著魚肉的動作
7~8 剪輯點(拎魚的動作)相似動作 動接動
  8 把魚放在鍋上方過油,然後把魚放入油鍋中 特寫 同期聲 自然光+由畫右射入的輔助光 魚進入油鍋沸騰,發出的聲音也很有吸引力,表現力增強,情緒上是一個小高潮
8~9 剪輯點 (煮魚的油泛出的白色,墨魚的白色)顏色相似 白接白
  9 切白色墨魚 特寫 同期聲,插入有中國感覺的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光更強,讓物體更加透亮 為了與鏡頭8情緒上銜接,插入配樂,聲音上加強,打光也更亮,視覺上加強
10 演員面部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11 切紅色食物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12 切紅色辣椒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11和12 同景別 同機位 選取了兩種顏色鮮明(紅色) 比較有視覺質感的食物
  13 切臘肉 大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右射入 為了突出臘肉的誘人,換了方向打光
13~14 剪輯點 (切臘肉和切蘿蔔時的刀起,切,刀落)動作的起落幅 動接動
  14 切蘿蔔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回到原來的打光方式,主色彩改變
14~15 剪輯點 (切蘿蔔時的刀起刀落,手以同樣的頻率甩掉肘子肉上的水)動接動
 15 拿肘子肉 下鍋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現場聲音由上一次的滾油到刀切的聲音再到滾油,更加吸引人,形成一個情緒小高潮
15~16 手拿著青菜抖動,動作聲音以及飛濺的小水珠,都跟鏡頭15的滾油在聲音以及視覺上有相似之處,並且在15與16過渡的時候,聲音並未一下子切入16的同期聲,而是配合著15的同期聲切入,使得過渡更自然
 16 洗青菜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17 撈肘子肉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左射入
 18 切肘子肉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右射入
 19 把肉上蒸籠 特寫 同期聲,配樂 主光由畫右射入
20 人走出 全景 同期聲,配樂 自然光 配樂停



最後說一點,能把這麼多的特寫如此緊湊而又妙趣橫生地聯繫起來,除了前期拍攝的時候想好本子,後期處理也功不可沒,比如說鏡頭10到13之間的兩個同機位的切菜的特寫,安排得非常巧妙,一下子把菜的顏色、質感凸現了出來,這兩個鏡頭放在哪裡都達不到放在這個地方的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