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dlogos

2007-06-26 16:45:47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上映之前,許鞍華到上海來宣傳。媒體當然照例跑去採訪,議題也當然離不開這個古靈精怪的片名。然而許鞍華卻神神道道地對著鏡頭解釋道:「後現代」只不過就是說這個片子講了很多支離破碎的東西,具體我要表達些什麼大家上電影院看了就知道了。
 
 我沒有上電影院,不過依然可以證明許鞍華沒有撒謊。她還是延續著《客途秋恨》以來情感真摯的套路,並沒有去炫「後現代」這個張牙舞爪的概念。興許姨媽身上許許多多自相背反的氣質引起了她講述的興趣,還有文化衝突、「家」「鄉」糾葛以及由此造就的「平淡即是悲劇」的強大命運,多少都能映射她自己的內心。久石讓標誌性的配樂一如既往跳躍明快,卻始終奔跑在北野武式的頑皮的節奏上,完全覓不到貼合上海的市井氣質,就如同水面上的浮油,聽上去總是與上海這個背景暗相疏離。周潤髮飾演的小混混在上海內環的花園裡與好幾個老票友拿腔拿調地唱京劇,在我印象中這是極不「上海」的一種生活方式。上海土著們感慨於「啊,這裡是乍浦路,我童年的記憶所在啊」,但這類感動實則緊緊關乎他們自己的生活記憶,姨媽的情感並不忠實貼近於這種類似的記憶。她所置身的這個生活圈實際上是一個馬賽克拼盤,充填著許鞍華所理解的當今中國世俗生活的各種符號。由於高度凝萃,顯得頗具漫畫色彩。片中還有幾個令人記憶深刻的場景,比如姨媽與周潤發披著戲服調情時,久石的配樂再度響起,營造出的是全然Ghibli動畫的魔幻氣氛;她從病床驀然起身時,窗前飄過的是童話般大得驚人的一輪皓月。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其實是夢境與現實交織在一起呈現的。許鞍華想要說的是,姨媽夢想著一種「回歸」「文明現代」而且「品味超然」的生活,但「家」與「鄉」分離的結果卻是她既沒有了「家」,也無法真正重新融入自己的「鄉」。在這個主題面前,上海作為具體背景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不管乍浦路也好打浦路也好;只不過由於它所承載的背反更有戲劇性,所以作為道具也就更加有力。
 
 不少人不喜歡這個片子,就是因為許鞍華沒有忠實地表現上海市井生活。斯琴高娃在每個局部都惟妙惟肖地秀上海做派,但實在「過份典型」,總是叫人擔心用力過猛;周潤發演小混混,功力上倒是沒有問題,但無論吐字還是神情,都無法擺脫自己以往那些家喻戶曉得成功角色。結果就是全片「浮」的感覺自始至終不曾減退。但是糾纏於此並沒有太大意義,畢竟近年來拿上海做背景的電影有幾部真的表現出了典型的【上海生活】呢?片子確實做的還不夠熨貼,但導演的情緒隨處流轉於其間。每個人物都可憐,每個人物都或多或少試圖改變自己的現狀,但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導演為他們都安排了祭奠意味極為濃烈的場景。水太太的死,有姨媽雨中葬貓;姨媽離開上海回鐵嶺,有高架上城市霓虹閃爍的夜景長鏡;還有出現過兩次的碩大明月。而鋪陳細節最詳盡的祭禮,給了姨媽。普通人能遇到的最常見的悲劇,莫過於高開低走,平淡收場。姨媽以同小混混戀愛反抗年齡,以拋夫棄女反抗生活,以各種生活衝突反抗平凡,但最終只是老邁地回到鐵嶺,面無表情地坐在鞋鋪子前,取出自帶的冷饅頭,一口一口就著涼開水吃下去。四週人聲嘈雜,輕而易舉地把她掩埋了。   舉報
評論